第三百三十六章 沙海-《一切從尋秦記開始》
第(1/3)頁
齊雨之所以心情復雜,正是因為兔死狐悲,他不希望看到這一天到來,是因為在強秦的滔天兇焰下,魏國傾覆,齊國亦會難以幸免!
只要虎狼之秦的壓迫還在,山東六國之間的命運,便是相連的。
大溝后來被稱做鴻溝,在秦末楚漢相爭之時,曾以鴻溝劃地為界,東楚西漢。楚河漢界由此得來。
鴻溝這個名詞影響深遠,到了后代便引申為兩個人在思想、價值觀等方面上有巨大分歧和距離。
渡河的時候,肖月潭這飽學之士悠然神往地說道:
“大溝乃魏惠王時期的國相,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先生主持開挖。魏惠王在執政初期的時候,魏國國力雄厚,凌駕于各國之上,魏惠王那時也還勉強算得上是一個有道明君,不似后面那般糊涂。那時,魏國的都城大梁因靠近黃河,經常遭受洪水之災。白圭先生身為國相,奉命治水,便施展了他杰出的治水才能,開鑿了這條溝通南北的大河,徹底解除了大梁的水患!”
韓非贊同地點頭道:“千……千丈之堤,以螻蟻之……之穴潰。白圭先生在治水的時候,曾派人沿著大堤仔細檢……檢查,并下令堵塞了所有的螞蟻窩,于是大堤方才修……修建地固若金湯,水患也消除了,白圭先生見……見微知著,實乃治……世之能臣也!”
齊雨微微頷首,他這才知道,后世的那一句“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成語出自何處!
眾人口中的白圭,正是齊雨在衛國購買糧食船只時的合作對象--白家的先祖,也是后世之人尊崇的“商祖”。眾人在衛國濮陽城外之時,也曾談起過白圭,不過那時眾人談到的是白圭在商業上的成就,而這大溝的偉大工程,卻是白圭在擔任魏相之時的政治功績。
衛國濮陽城的白家,只是白家的旁支,白家的嫡傳主脈正是在二十里開外的大梁城中。
齊雨之前在衛國的時候,也曾答應了衛國的白家的特使,到了大梁城之后與白家家主會面,共同商議齊、白兩家的商業合作。
琴清這巴郡著名大商人一向非常地推崇白圭經商的“仁術”理念,輕嘆道:“只可惜后來魏國的政治越來越腐敗,魏惠王也開始寵信重用那巧舌如簧的惠施,卻開始疏遠有實干之才的白圭。白圭失落之下,決然離開魏國,在各國經歷了一番游歷之后,對各諸侯國的政治局勢看得更是透徹,也從此對政治產生了很深的厭惡,于是他才棄政從商,轉而走上了經商之路!”
齊雨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白圭的人生經歷,與當年的陶朱公范蠡何其相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赫章县|
克东县|
陈巴尔虎旗|
井陉县|
广丰县|
吉木萨尔县|
拜城县|
色达县|
台江县|
石门县|
彝良县|
静海县|
剑阁县|
九龙城区|
林口县|
乳山市|
会宁县|
资中县|
宁乡县|
九寨沟县|
宜城市|
洛南县|
肥东县|
井研县|
安吉县|
涿州市|
绥阳县|
瓦房店市|
中方县|
乌什县|
宁国市|
常宁市|
马山县|
刚察县|
平乡县|
额济纳旗|
分宜县|
渑池县|
莒南县|
巢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