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傾城第一次跟市井小民打交道,對于朱大娘的熱情與善良,有點兒“猝不及防”。 她不知道在市井,應該如何跟房東、鄰居更好的相處。 但她懂得“禮尚往來”的道理啊。 和李耀宗一起將一盤分量很足的水餃吃完,顧傾城將盤子洗干凈。 然后,她帶著李耀宗一起出了門,找到附近的一家點心鋪子。 買了幾包點心, 請小伙計幫忙分裝好。 回到家,留了兩包給李耀宗。 小孩子嘛,正在長身體,容易餓,家里有些小零食,也能填填肚子。 剩下的幾包,顧傾城分了分,給朱大娘還盤子的時候, 順便塞給她兩包。 “哎呀,顧女士,你也太客氣了。” 朱大娘笑得合不攏嘴。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這樣,有來有往,才能更進一步。 她會給顧傾城送水餃,一來是自家的房客,她想表示一下善意。 二來呢,她是覺得顧傾城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孤兒寡母的不容易。 三來則是前后街住著,也算是一個鄰居。 敦親睦鄰,是朱大娘這樣的小老百姓的習慣。 這一盤餃子, 其實更是一個“試探”。 如果顧傾城懂得禮尚往來, 朱大娘就繼續跟她來往。 若是……呵呵,就當對方是個尋常租客,朱大娘以后就盡量少接觸。 結果呢,人家顧女士直接送了兩包點心。 雖然還沒有看到是什么, 但只看點心紙包上的紅封標記就知道, 這是附近那家點心鋪子的東西。 那家點心鋪子啊,出了名的用料扎實, 但價格也是不便宜。 這兩大包,少說也要三四角錢呢。 “朱大娘,承蒙朱大爺和您照顧,我們娘兒倆才能有個穩妥的地方住。” “還有啊,您那水餃是真好吃,一點兒都不比飯館兒里的差。” 顧傾城真誠的說著,期間還不忘夸獎朱大娘一句。 朱大娘愈發笑得見牙不見眼,“哈哈,還別說,我做菜一般,但包餃子卻是一絕。” “今兒沒有買到肉,等過些日子,買了肉,包了肉餡兒的,我再送些給你嘗嘗。” “好!那我可就盼著啦!” 顧傾城知道,對于這樣熱情的朱大娘,不能太過客氣。 她笑著應著, 果然又引得朱大娘喜笑顏開。 從朱家出來, 顧傾城又回到小院所在的那條街。 她左右看了看, 發現自家小院東側和西側都有鄰居。 東側是一個比較大的四合院, 院門敞開,進進出出的不止一家人。 剛才在朱大娘那兒,她順便打聽了一下—— 東側四合院的主人家,跟朱大爺一樣,都是當地的老戶。 一家五口人,祖孫三代。 祖上據說還是前清的小官,置辦下了這么大的一個院子。 可惜隨著前朝的傾覆,這家也沒落了。 幸而家里還有房產,三進的院子賣了一進,剩下的兩進,除了自家住,還租了幾個租客。 五個租客,只有三戶常住。 這三戶租客,也都是拖家帶口的人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