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諸葛老小-《大明劍尊》
第(2/3)頁
這幾年天下太平,百姓富足,邊關安定,仁宗、宣宗在時,與蒙古瓦剌等部開通互市,十幾年來相安無事。
也就在幼帝朱祁鎮登基的這幾年,太皇太后張氏的族兄張克行仗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在邊關為非作歹。每個來邊關互市的商人都要先給他一份大禮,才能安心做些生意。
若是不給錢財,張克行便派人從中阻撓,一分一毫也賺不到。
如此一來,風過留聲、雁過拔毛,商人們辛辛苦苦賺的錢便損了一多半用來孝敬。
不過這些商人們早已經見怪不怪了,常言道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末,也最被人瞧不起。
平日里行商賺錢要不向當地官府孝敬一些,免得沒有安生生意可做,他們折騰不起,時間就是金錢,沒了錢財便要餓著肚子。
背靠張克行這棵大樹卻也省去了不少麻煩,商人之間也互相團結起來,雖然每年損失不少銀錢喂到了張克行的肚子里,但好歹還有利可圖,也可豐衣足食。
可那張克行卻不是個本分人,時間一久,見那互市生意利潤巨大,竟依仗自己高貴身份將互市的生意盡數攬在自己手下,幾乎不給其它商販留活路。
幾人去邊關走了幾趟,使了大銀錢也做不了丁點生意。細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都是張克行的主意。
那張克行親口所說,‘這些商人賤的很,不事農桑、不納錢糧。跟瓦剌韃子混熟了,免不了透露些中原的消息,教他們些冶鐵的技術,損我大明國本,盡皆回家種地去,免得再出叛徒!’
斷人錢財形同殺人父母,大家各司其職各有所長,這些商人們行商了大半輩子,哪里還有力氣去種田?
大多人抱著些許期望,將所帶銀錢盡數給了張克行希望他網開一面,結果連回家的銀子都沒留下,困頓致死之人不在少數。
老人和這孩子也是那時被留在了邊關,在那里呆了大半年。
若是如此倒也不至于趕盡殺絕,只不過斷了條路罷了,用錢財置辦些地產出租出去也餓不死。
可是,恨就恨在那張克行貪得無厭,壟斷互市之后,他竟跟蒙古瓦剌等部玩起了空手套白狼,那些邊境牧民將牛羊馬匹交到了張克行的手里卻遲遲等不來交換的錦衣種子等物。
這些牧民也需要生存,也靠著互市過活,張克行拖了幾個月,直到天寒地凍,這些牧民活不下去,便做起了強盜的行徑,將一腔怒火發泄到其它留在邊關的商人身上。
一時之間死傷無數,那些商人本就沒甚錢財,被人瓦剌人搶了更是無路可走,如此一來倒有十之八九的商人死在了邊關。
老者和孩子便在那時沒了錢財又被瓦剌人搶了,一路靠著要飯唱曲走了回來。
只是天大地大,一行出關行商的人都死了,家里只剩孤兒寡婦,他們走了這般久,就算回到家里也未必能活,又何苦拖累這些孤兒寡婦呢?
老者絕望之下,這才打算將這孩子送給李孤行等人,好歹能給口飯吃,生活下去。
趙無錢聽了這些沉默許久,一腔怒火沖天而起,“我若在邊關,定殺了那張克行為民除害!”
李孤行也同樣憤慨,但他明白張克行的分量,出言道:“你若敢殺他,怕你昆侖派今后永無寧日、血流成河!”
他轉頭對老者道:“既如此,為何不去官府舉報?朝廷言臣御史不少,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老者哀嘆一聲,欲哭無淚,倍感絕望,“難啊,太難了!”
李孤行想了一想,也發出同樣的感慨。
張克行是誰,太皇太后張氏的親生兄長,仁宗朝時的國舅爺,按輩分來說,現在的小皇帝朱祁鎮要叫他張克行一聲爺爺。
太皇太后張氏和三位楊大人一同輔政,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人不給張氏幾分薄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玛多县|
永昌县|
龙陵县|
象州县|
开封县|
濉溪县|
德钦县|
孟州市|
浦江县|
兰溪市|
襄樊市|
东宁县|
沙洋县|
云南省|
哈尔滨市|
岢岚县|
贞丰县|
广河县|
汉寿县|
罗江县|
静宁县|
宾川县|
新沂市|
乌兰浩特市|
全州县|
舞钢市|
库伦旗|
营口市|
赞皇县|
长宁县|
响水县|
陇西县|
永靖县|
拜城县|
高唐县|
通渭县|
杭锦后旗|
固始县|
双峰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