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能混到這個劇組做編劇,這個起步絕了! 雖然接到的只是十集內容——從第十一章道第二十一章的內容。 就是段譽被鳩摩智點了穴道帶離大理到喬峰與阿朱雁門關定親… 所以,當然那請客… …… “其實還挺難的——很多原創臺詞既要與原著臺詞在文風上保持一致,又要在含意上做到古今通識,可謂帶著鎮銬跳舞…” “金庸的風格不好模仿的。” “金庸的作品多采用白描的手法,文字絕不刻意追求華麗,更是很少抒情。再跌宕起伏的劇情,金老講的也是平平淡淡,唯有細品,才知雋永?!? “相比較來講,其實古龍的風格最好模仿!” 餐桌上,一群人聊起了《天龍》的編劇工作… “我覺得最難的是97版《天龍八部》珠玉在前…” 幾個人都沉默了… 沈旭東插了一句:“我覺得黃日華演的不咋地…” “???” “黃日華演的不咋地?” “港版的《天龍八部》喬峰是教科書式的英雄,你們還記得《天龍八部》的開篇嗎?開篇就是丐幫弟子闖西夏皇宮,遭遇四大惡人,眼瞅著敵不過了,喬峰出場,空中施展降龍十八掌,將惡人西夏兵通通打退。手下用四十五度仰望高呼:幫主!這是非常典型的英雄出場!”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有大量人物互動戲份,強調情感的表達,于是體現在影視上,就是大量的特寫、大特寫,中景類似這樣的鏡頭。” “高大雄偉,正氣凜然的形象,把這個形象命名為喬峰。而真實的喬峰,在全書的絕大多時候,都不是為正義斗爭,而是與命運在斗爭,他是狠辣的,所以能說出‘狗雜種第一個拿你來開殺戒“這樣的狠戾的臺詞?!? “黃日華版本的喬峰正氣太強了,幾乎脫離“命運“的核心思想…要知道喬峰這個人物原型是按照古希臘悲劇式男主塑造的,和命運抗爭然后走向悲劇的結局!” 頓了頓,沈旭東補充一句:“不過tvb《天龍八部》確實經典之作…無論是燈光、攝影,即便是改編,那也編的很好看!只不過他的喬峰跟書里的差別太大了!書里的喬峰,七歲就敢殺黑心大夫!” 喬峰跟阿朱說了這個事,七歲那年,不聲不響的刺殺了欺辱母親的黑心大夫,其計劃之周,隱忍之甚,下手之果決,讓阿朱驚了一身冷汗! 你很難想象黃日華版的喬峰會干出這種事! 趙林海也道:“對對對,原著里說了:丐幫雖是江湖上第一大幫,但幫中群豪都是化子,終究不是什么講究禮儀的上流人物,所以喬峰肯定是匪氣多過正氣的!” “那…這么說,我們有機會超過港版?” “哪有那么容易…即便演員弄好了,攝影、燈光、鏡頭運鏡啥的也難…” “運鏡?” “電視屏幕就這么大,很多鄉下還是黑白電視,分辨率很低的,根本沒法超過6個人同時出場…所以tvb拍攝的武俠,有很多特寫鏡頭,甚至不會給演員全身像…觀眾看起來舒服!從《笑傲江湖》來看,張繼忠做的金庸劇特喜歡大全景、遠景鏡頭…這對觀眾來說很不友好!” “我靠,你…居然想到了這個層面?” “…” 沈旭東不知道該怎么沒回答… 這都是后人總結的東西! 大胡子版金庸劇,打斗戲基本都是‘鏡頭嘩啦轉到面部,然后一陣風將頭發吹散,定格幾秒鐘,然后伴隨著沙塵暴突然開打’… 有時候甚至懷疑《水滸傳》是不是張繼忠制作的,怎么武松打虎就沒有就慢動作定格? 至于外景啥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