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熟悉政務-《張浩朱允熥》
第(2/3)頁
之后想了想,加重語氣寫道,“河南許布政,切記不可為掩蓋過失,少報瞞報。民田收幾何,關乎千萬百姓生計。臨近年關,若百姓饑苦,則立即上報,或是從關倉賑濟,或是戶部調撥錢糧,萬萬不可馬虎。”
“今歲有旱,不知明年如何,春耕轉眼即到,兩府百姓春耕之事,更要慎之又慎。上,天恩高得,爾切記以民為先。把兩府的旱情,百姓民生之艱難,及明年春耕的事宜,詳細條陳奏報,不得延誤!”
他是皇儲,老爺子許用御筆朱批。但是他不能用皇帝的口氣,而是用皇儲的口吻。地方官也看得出來,這是老爺子讓朱允熥先和地方大員們,熟悉彼此。
看完了河南的奏折,朱允熥拿起一份空白的奏折,繼續提筆寫道,“天災非人力能免,然有些許官員,為了前程官位少報,瞞報,使得百姓不能沐浴天恩,使樞不能第一時間體察民情?!?
“孫兒有些許淺薄之見,北方易天災之地,朝廷應派遣督察御史,進士,國子監監生巡視。體察民情,把地方積弊以及民生詳細奏報朝廷。若有災,則御史,進士,監生三體督察,懲辦玩忽職守之官員?!?
“過去朝廷懲辦,皆以官為首。孫兒以為地方里長,甲首亦不能免除責罰?!?
“凡部內有水,旱,蟲,霜雹等災,一應損傷田畝,有司官吏即刻層層上報 。而玩忽職守,不受理災情,推脫了事,在其位不謀其政之官,各杖十?!?
“里長,甲首同罪!”
“而有災年侵吞田畝者,里長,甲首和侵吞田畝大戶,侵一畝杖四十,五畝一百,家產抄沒入官,分發窮苦百姓!”
寫完之后,朱允熥再次看了看,珍重的放下,等著墨跡被晾干。
天災不可怕,大明如今國力尚可,可以賑濟災民安定民心。但可怕的是,天災之年有官吏不作為,更可怕的是天災之年,成了侵吞百姓天地的機會。
地方官員 不作為,百姓為了活命,勢必會和大戶人家借高利貸,用田地抵押。等災情過去,不管百姓生計如何,田產都成了別人的。
而這其,這些侵吞田地大戶人家背后,最大的依仗倒不是官府。乃是地方上那些里長,甲首。就是什么鄉長,村長,這些人才是基層的惡霸。他們之惡,甚于貪官。
接著,朱允熥又拿起第二份奏折。
“臣,領前軍都督銜,甘肅鎮總兵楊春上奏?!?
這是軍事的奏折,甘肅衛是邊關大鎮。
駐甘州衛(今甘肅張掖市),管轄長城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
在朱允熥喝了一口濃茶,仔細的閱讀起來。
“本衛前沿哨所,地處偏遠,督軍府運輸錢糧多有損耗,商人運送糧草,時常有馬賊百姓騷擾,動輒有性命之憂。臣斗膽,叩請陛下,請許臣以無主之地,發賣于商人,準其招募百姓耕種,建立塢堡,為邊軍存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原平市|
新沂市|
闵行区|
汶上县|
潞西市|
石景山区|
如东县|
西峡县|
望江县|
永新县|
芦溪县|
鹤壁市|
郎溪县|
辽源市|
闻喜县|
大兴区|
泾阳县|
耒阳市|
武夷山市|
土默特右旗|
繁峙县|
镇坪县|
上林县|
溆浦县|
佛学|
波密县|
湘乡市|
津南区|
武夷山市|
唐河县|
南木林县|
溧水县|
正阳县|
岳阳县|
清水县|
五家渠市|
噶尔县|
平泉县|
临邑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