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溫玄策從事發(fā)到出事也不過短短半個月,待消息傳到荀洲姐夫那里也有十天半個月的功夫了,再待趕回長安,怎么可能來得及見到? 對此,溫明棠倒是不以為然,她坦言:「你若是那時候跑去見我爹,指不定也要將你一同抓起來審問了。」說到這里,她揮了揮手,道,「那時候都那樣了,自然是能少牽連一個是一個。若是你為此心中有愧,倒是不必如此!」 …. 看著女孩子灑脫爽利的模樣,荀洲忍不住再次嘆了口氣,感慨道:「老師當年雖看著面上嚴肅,可內(nèi)里卻同明棠妹妹是一樣的性子,端的幾位干脆和灑脫!」 林斐看了正感慨的荀洲一眼,道:「你還少說了一點——傲氣!」 正是因為這份傲氣,才容易得罪人啊! 荀洲聞言,苦笑道:「林少卿說的是!」 有才自傲者諸如溫玄策,也如王和。不同的是王和因著那股傲氣沒有踏入仕途,做了個名士,這股傲氣于王和而言,非但不會有損,反而更為他增添了幾分名士風流,可溫玄策踏入了官場,這股傲氣若是碰上了有些人,便成了致命般的存在了,怕是幾時得罪了小人都不知曉。 嘆了一聲,荀洲繼續(xù)說了下去:「我同姐夫皆不相信老師會做出這樣的事來,是以這些年一直在暗中調(diào)查 此事。」 于他們而言,溫玄策這個恩師不止傳道受業(yè),更有一份遇難時挺身而出的重恩,如此大恩,他們怎會忘卻? 說到這里,荀洲略略頓了一頓,看了眼一旁的林斐,道:「去歲,我們陰差陽錯的找到了一個人,從此人口中,我們得知當年那份詔書極有可能是在送達中途被人替換的。」 溫明棠「哦」了一聲,看向荀洲,問道:「可有證據(jù)?」 對上女孩子平靜的眼神,荀洲張了張嘴,看了眼林斐,欲言又止。 林斐垂眸,恍若未見這眼色一般,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不得已,荀洲只得無奈道:「明棠妹妹可否借一步說話?此事事關恩師,極為重大。」 因著事關重大,自然不可能叫外人聽到了。 從荀洲一次次的眼色中,這個外人指的是誰,顯而易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