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晉江文學城-《容修》
第(1/3)頁
翻看著電影節(jié)的官方場刊, 容修沒再糾結(jié)大腐國“基情滿滿”的話題。
而他的心里卻是風起云涌。
不出意料地,他想起了《一飛沖天》的劇本。
劇本中主人公“陸少寧”和“宮霖”兩個角色之間,也沒有什么出格的互動, 明明是相對立的關(guān)系, 容修想起, 當時他在閱讀時,竟然也覺得基情滿滿。
顧勁臣在看英劇時,難道也是那中感覺?
顧勁臣忙于工作的這兩天, 容修一直在聽馬勒的《第五交響曲》。
正如他能從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里聽到來自靈魂深處的震顫,他也能在馬勒全曲八十分鐘的時長里,聽出同性戀人的心聲絕響。
尤其是第二樂章, 馬勒特意在樂譜上標明了:
——“猶如暴風雨般激烈,并且更加激烈”。
激烈,并更加激烈。
如果馬勒真的是一位同性戀者,那么從這個方向去分析,容修就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創(chuàng)作意圖。
這是在遇見顧勁臣之前, 從未有過的鑒賞角度與微妙體驗。
總而言之,容修就是有一中感覺, “生而為人”要是能在英國上映,就能比現(xiàn)在得到更多的關(guān)注。
他希望愛人的作品能擁有更大的展示空間。
就像樂隊需要更大的舞臺。
既然是小眾, 就需要提升天花板和觀眾基數(shù),獲得更多的觀眾,就能得到更多的認可與共鳴。
想法是好的, 但如此一來, 反對的聲音和差評也會變得更多。
容修并不在乎這一點。
dk樂隊男人們都挺心大的,在少校先生看來,作品創(chuàng)作出來, 愛說什么是你的事,愛聽的我就多聽點,胡說八道的我就當沒聽見。
這是身為一名優(yōu)秀創(chuàng)作者必備的好心態(tài),他們需要培養(yǎng)自己粗線條的鈍感力,以及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能力。
但顧影帝要比他心思細膩得多,更加的敏感脆弱,加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顧勁臣十分在意外界的評價。
容修考慮了很多,最終決定先仔細把影評看一遍,然后再決定要不要給愛人看這個場刊。
封凜:“……”
你以為,把場刊藏起來,顧勁臣就看不到了?難道全世界只有你這一本?他是男主演啊!
開篇《epire》的影評打分之后,容修接著往下看。
接下來是一位知名作家的影評——
“這部電影的名字讓我想到太宰治,也讓我想到了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的序言中描寫了三張照片,分別代表敘述者‘我’的少年、青年、暮年三個階段,并對主人公的面部做了詳細描述,重點是其中對‘笑容’的描述——少年的笑容充滿迎合與討好、青年的笑容讓人覺得矯揉造作而又虛偽、暮年就不再有笑容浮現(xiàn),‘就像死了一般’。
“在《生而為人真是對不起》中,李里導演開篇采用了倒敘的結(jié)構(gòu),然后以時間線推進,五個人生階段,人生匆匆,充滿了片段性,卻讓觀眾們清晰地體驗到了主人公短暫而充滿坎坷的一生,在一幕一幕的碎片式鏡頭中,不斷地體會著盛夏的遭遇與悲慘命運,并且跟隨他一起不斷地看到人生或許還有希望。
“令我感到驚喜的是,李里導演數(shù)次用鏡頭著重刻畫了盛夏的‘笑容’。直到電影結(jié)局時,那猶如向日葵一樣燦爛的、對未來充滿憧憬的笑容仍然浮現(xiàn)在盛夏的臉上,在即將結(jié)束生命那一刻,他仍未屈服于偏見與命運。
“《生而為人真是對不起》讓我深刻地感受到特殊人群心底深處的細膩渴望,而我在盛夏身上看到的,又不僅僅是同性戀者的弱點,也看到了人性的弱點。盛夏的堅韌、熱情、執(zhí)著,乃至于他與生命中五位過客的每個故事,都是這部影片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影片將特殊群體的心理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李里導演卻在發(fā)布會上表示,這部電影并不是在為同性戀權(quán)利吶喊。
“顧勁臣也表示,自己只是一名演員,用心揣摩詮釋了這個角色。他說,愛能超越一切,當愛降臨時,同性戀與異性戀毫無差別。
“在我看來,這部作品不是黑色電影,也不是愛情片,甚至不能說它是一部同志片,它涉及到人性哲學、特殊群體現(xiàn)狀、社會人文關(guān)懷,影片中所表達的情感如此復雜,值得觀影思考。”
影評都很專業(yè),深刻,這一條評論就相當“文學范”了。
容修反復讀了兩遍。
休伯特是目前北美最有影響力的影評人,還擁有自己設(shè)立的青年作家獎。
也可以說,他的影評文章已經(jīng)成為“文學作品”并結(jié)集成冊,并且能夠得到大眾廣泛認可。
休伯特的評論風格溫和而又理智,對主創(chuàng)們來說,更容易接受——
“文學”就在于更具有邏輯性與共鳴性,休伯特的影評更像一臺電影作品的解讀機,他很少會評論一部電影的“好壞”,而是從各中角度理智分析故事,探索影片的深度與廣度。
休伯特為“生而為人”打了四顆星的高分,認為它是一部優(yōu)秀的人文關(guān)懷作品。
容修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喜歡這樣的影評,說出了我想說的觀點。”
封凜:“……”
真的嗎,你到底是喜歡影評,還是喜歡那四顆星?
隨后,容修又看下一條影評。
《視覺與電影》的影評人則是電影專業(yè)的權(quán)威代表,曾就職于歐洲一所電影學院。
在電影藝術(shù)與鑒賞方面,她的觀點十分值得參考,此次她為“生而為人”撰寫的分析與贊美,引起了眾多電影工作者、影視專業(yè)人士的注意。
她的評論十分有趣,從電影的色彩、攝影、美術(shù)、光的運用、明度降低、飽和度增加等角度,來分析主人公的心情與遭遇。
比如,讓容修產(chǎn)生共鳴的一段,就是她在分析盛夏和賀邵明在百貨商店初識的那個畫面。
賀邵明站在兩個貨柜間,像是不經(jīng)意地,從商品之間的縫隙,看向收款柜里的人。
盛夏正數(shù)著一沓兩毛錢,他的手發(fā)抖,低著頭,臉紅紅的,指尖摳著錢上的圖案,腳不住地在地上磨蹭。
而從窗外投射過來的高度曝光的色彩,是明亮的,濃郁的,粉色的……
充滿了浪漫的顏色,傾灑在盛夏的側(cè)臉,籠罩著他,從他的后側(cè)方打過來,直直地送到了觀眾的眼中。
粉色光暈里,少年低著頭,側(cè)臉俊俏,長睫毛覆了桃花眼,唇角微微上翹著,一身暖色t恤,看上去清爽干凈。
昨晚三刷了電影,容修始終記得那個畫面。
坐在幽暗的放映廳中,容修還在想,那么,當年他們相識時,是什么色彩?
其實心中是有一些遺憾的,如果當時自己能多注意一下就好了。
除此之外,電影中還有很多隱喻、暗喻的色彩與美術(shù)鏡頭運用。
比如,電影剛開篇,盛夏上學路上經(jīng)過的花園,那一大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綠色。
電影尾聲時,盛夏凝望的那片夜空的深藍色。
還有在俱樂部里斑斕到夸張的搖滾色,來體現(xiàn)盛夏混亂的生活與心態(tài)。
以及在被無數(shù)人唾棄指責時,導演用過度曝光的光線、刺眼的鏡頭,來表現(xiàn)小眾群體面臨偏見時的驚懼與壓力。
“大膽卻不失細膩,簡單卻不失深刻,這是今年威尼斯開幕以來,最有技術(shù)力量的一部電影。”
最后,這位極為重視專業(yè)技巧的影評人女士,狠狠地夸贊了李里導演,他表示,這并非“炫技”,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
……
好評如潮。
不過,在場刊上的一片贊美中,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差評。
容修按照分數(shù)從高到低,選擇性地閱讀影評,最后,他十分不情愿地去看那位給出一顆星的影評。
對方第一句話就很沖地表明了觀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西乡县|
长兴县|
江孜县|
开封市|
岢岚县|
巴南区|
白河县|
桃园市|
铁力市|
北安市|
抚州市|
比如县|
平顺县|
陆河县|
合阳县|
金华市|
铜山县|
留坝县|
杭州市|
三河市|
浠水县|
万荣县|
桓仁|
宁陕县|
普安县|
图木舒克市|
景东|
万安县|
利辛县|
新闻|
韶关市|
大渡口区|
资源县|
资阳市|
喀什市|
裕民县|
石嘴山市|
太仆寺旗|
汉沽区|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