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賣海物的男人幾乎是感激涕零的送走了姜家兄妹,本來這些東西就難賣,蛤蜊價賤,海參難得,但許多人并不識貨,他都做好了長期蹲守的準(zhǔn)備了。 沒成想,今天遇到這么個人美心善的姑娘。 姜嫻不僅買了,還跟他約定好,半年后再來收,這種品相的海參有多少收多少。 買完了海物,姜嫻就花了快五十了,主要貴的還是那些海參,不過對此,姜建海雖然咂舌,但沒說啥。 這錢都是胖丫兒自己掙的,她愛怎么花都可以,不過換成是他自己,他肯定不能這么花。 除卻海參,姜嫻已經(jīng)盤算著,她記得姜家最會做辣菜的是自家媽,明天必須讓她媽把那些蛤蜊肉爆炒了,記憶深處,原身似乎嗜辣的很,她恰好對辣椒挺好奇的。 姜嫻擅長做點(diǎn)心羹湯,對于做飯做菜其實(shí)并不拿手,畢竟若是她真的做了寵妃,下廚是用來討男人歡心的,會做個點(diǎn)心盡夠了。 不會沒關(guān)系,她媽會她還愁沒好吃的吃? 此后,就見到一個賣苞谷渣子的,這東西家里多的是,姜家兄妹可不稀罕,倒是這買家不知是不是看到剛剛姜家兄妹的大方了,似乎很不想錯過這兩個大主顧。 她連忙拉住姜嫻:“姑娘,要布嗎?還有雞蛋?” 姜嫻看看那大娘,衣服洗的發(fā)白,胳膊肘和衣服的前襟處都有布丁,不過看起來很整潔,她的臉白凈溫和,不過,手指節(jié)粗大,一看就是做了很多勞動的勤勞婦女,甚至身上還帶著淡淡的藥味。 她眼神希翼的盯著姜嫻。 姜嫻咽下到嘴的拒絕,說道:“在哪里?大娘可以給我看看嗎?” 姜嫻知道,一般情況下,普通人家織出來的都是土布,土布灰暗,粗糙,厚重,穿起來很不服帖,也不好看。 只能做做被面,倒是可行。 不過這個大娘看起來不容易,要是她沒看錯,家里估計還有喝藥的病人,姜嫻答應(yīng)下來,就想著,甭管大娘布織成什么樣,買了就是。 反正她現(xiàn)在有錢。 姜嫻也不知道自己為啥突發(fā)善心,可能自她越來越融入姜家后,她的心便越來越柔軟了。 而神奇的是,她竟然不排斥自己這般變化。 翁大娘沒想到這女娃真的是人美心善,這兩孩子太耀眼,她就是剛剛看到兩人空手經(jīng)過這兒,又提著一袋東西回來了,所以心知兩人是買了什么東西。 她心說,這兩孩子身上應(yīng)該有錢,于是上前兜售糧食,她不太會做這事,要不是老頭子病了,吃了太多藥,實(shí)在有些拮據(jù),她也不會鋌而走險,干這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