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谷雨?! 這個題目乍一看貌似容易,實際上挺難的。 后臺的王站長心中頓然一咯噔。 谷雨是什么? 那是節氣。 華國傳統的文化之中,自古至今便有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雨生百谷、萬物復蘇。 這該如何去復刻? 王站長站在后臺,看著外面突然下起的瓢潑大雨,他的心如同被大雨澆了一般,變得寒意陣陣。 其實,今天,算是他的幸運日了,帶來的小團隊,也帶給他不少驚喜,不說第一場比賽,姜嫻拿了個全場最高分,便說至目前為止,除了姜嫻,段愛梅已經完成所有的比賽,暫排在第三,因為姜嫻是第二場比賽的最后一人,所以甭管她如何,段愛梅基本算是板上釘釘的優勝者之一了。 若是姜嫻最后繼續延續第一場比賽的榮光,那么他這一個小團隊便出了兩個優勝,何其的超群? 不止他面上有光,包括他所在的廣播站,段愛梅所在的文工團,姜嫻的單位,都跟著臉上有光,這往后,不僅于他們個人,于單位都是一件榮譽加身的好事。 另則,私心里,王站長賞識姜嫻,一直覺得她是個可塑之才,若是得了這一次機會入華都參加活動,于她個人來說好處深遠,他由衷希望姜嫻能得了這一次的機會。 可是,他心里沒底啊。 居然是“谷雨”?之前沒人抽到過節氣,王站長自然也沒有想到給大家訓練過這方面的題目,這還如何表達? 便是王站長自己,一時半會兒,面對這一題也沒什么好想法。 從抽題,到上臺,不過五分鐘的準備時間,如此的倉促,姜嫻到底能不能順利的把這“谷雨”詮釋出來呢? 王站長閉了閉眼,聽著外面雜亂的雨聲,只覺得好不嘈雜。 尤其姜嫻抽到做后一個參加比賽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最后一人,表現若是不夠出彩,不僅會泯然眾人,甚至比中間那些參賽人得到的分還要嚴苛。 除非極出彩,才是壓軸,那么得到的分說不定會特別的高。 風險越大,收獲越大,當然,跌落的話,也越重。 姜嫻能頂住壓力和眾人的目光么? 王站長心中的擔憂當真便如外面的雨,一陣大過一陣,光是站在這兒,都能感覺到自己心跳如鼓,密集而緊促。 同一時間,姜嫻下去做賽前準備,整個舞臺暫時恢復了昏暗。 觀眾席上,顧云開也在和顧珩討論這事。 “哎,弟妹這一回,嘖,不簡單啊。” 這題目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出的,忒是刁鉆,關鍵居然只給五分鐘的時間。 顧云開把時下流行的樣板戲套了一遍,好像沒有能套用到這個主題的。 那若是朗誦呢?好像也沒什么合適的詩詞,且不提朗誦表現過于單薄,這上臺可沒有現成的稿子啊,便是想要朗誦,極大的可能會在臺上卡住或者朗誦篇幅過短,沒有什么競爭力。 到底是自家弟妹,顧云開有點擔心,這要是弟妹輸了,顧珩這個冰塊到底會不會哄人啊? 這要是不會,他要不要提前私下里教教他? 顧云開只覺得心累,他覺得他就跟個爸爸一樣,誰能想到他自己還沒結婚呢?真是想想都一把心酸淚。 顧珩自然不知道自家這個堂兄這么會加戲,已經腦補是他爸了,和顧云開不同,他一直是相信姜嫻的,無論姜嫻如何,他都不會覺得失望。 哼,誰人有他的胖丫兒那般優秀? 他表情平靜的很,仿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他徹底無視了顧云開語氣之中發忐忑,只覺得他杞人憂天,煩的不行,這一天他的頭都要被他吵炸了,就無比后悔跟他坐一塊兒。 顧珩只是不著邊際的掃了一眼他正前方的座位坐著的那老頭的后腦勺,這人,他見過,就住在胖丫兒所住的招待所,還在同一層樓。 他面上不顯,嘴上卻夸獎起姜嫻來: “姜嫻的努力誰都看在眼里,她有靈氣,有天賦,我相信她,也支持她,評委老師們自然也能慧眼識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