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千鈺城方圓數百里內,大小勢力錯綜復雜,但卻以趙家和三個江湖門派實力最強、名聲最盛。 這一家三派,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數百里江湖,他們的命令有時候比縣老爺,來的還要管用一些。 此時紀源身負長劍,肩跨一個藥箱,隨著滿臉焦急的趙生財,急匆匆的從道觀趕來。 當他們趕到趙家大宅時,門口的護衛一見兩人,二話不說當即便是放行,似乎早就得到了宅中的吩咐。 而在進到趙家大宅后,紀源便發現一路上所遇到的侍女、家仆等,一個個皆是神色緊張、焦急,眼神深處更是忐忑不安。 在來時,趙生財便告知了宅中的大致情況,是趙家老爺子最寵愛的幼子,在讀書時突然陷入昏迷。 趙家也請過大夫診脈,結果吃了幾副藥下去,這位小少爺的身子不僅沒有好轉,甚至開始體溫升高,常常呢喃夢語。 偶爾清醒時,更是一改往日安靜的性子,在自己的屋中大吵大鬧,儼然一副邪祟上身的樣子。 最后趙老爺子心疼幼子,只得立馬遣家仆去玄天觀,趕忙將紀源請入宅中。 而在了解到大致情況后,他心中便有猜測,恐怕請他來的真正目的,不只是有給幼子看病,更可能是抱著一個萬一。 萬一真是邪祟上身,正好就是他這個大渝王朝正統在冊道士,所精通擅長的范疇。 只是他沒想到,似乎這里的情形,遠遠要比自己預測中的嚴重一些。 趙家在千鈺城中,論地位、聲望等,無疑是最高的,無人可出其左右,因此家中宅邸占地也是極大。 前三層后五層的宅邸,哪怕是縣衙都沒有這個規格。 隨著趙生財穿過一處處院落,以及精心設計的水榭樓臺,不多時紀源便來到了宅邸深處的大院中。 此時院內已站了十來人,有白云寺的年輕僧人,也有城中名聲不小的大夫,還有幾人應是游方郎中。 除此之外,四周還有不少侍女、護院,以及一些個家仆。 在見到趙生財這位,趙老爺子的心腹家仆后,眾人當即便神色一正,只是在目光瞥到其身后的小道士身上,有些人便下意識的眉頭一皺。 他們知道趙生財是奉了老爺子的命令,出去請來一位能夠妙手回春,甚至是起死回生的隱士高人,卻沒想到最終帶回來的,會是一個道袍都洗的發白的少年道士。 唯有一兩個城中名醫,以及白云寺的年輕僧人,知曉這個小道士的身份。 正當幾人心中想著,是否要上前寒暄見禮時,一名白發蒼蒼的老管家快步走了過來。 他沖著趙生財點了點頭,隨后拱手行禮,更是一拜到底:“請小道長,救救我家小少爺!” 紀源連忙側身,躲過了老管家的一禮,然后扶著對方的胳膊起身,言稱一定會盡力而為。 于是老管家,便拉著小道士的手,急匆匆的往主屋內走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