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南潯進入快車道-《劉家大宅門》
第(1/3)頁
歲月在不太平的日子里流淌著,一段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南潯鎮的居民似乎已經習慣了太平軍的統治,幾乎都從鄉下搬回來了。絲行的家眷也回來了不少,只是原來的府邸都被太平軍征用了,他們只得暫居絲行后院。
南潯鎮當地的人口有三萬之多,而太平軍在南潯就有一萬多人。人口增加25%,糧食、日用品的需求量顯然增加了不少,也給南潯的商業發展帶來了快車道。因此,南潯鎮比太平軍占領前更加繁榮,街上人頭攢動,各種各樣的商店星羅棋布。
南潯是生絲出口重鎮,而太平天國的政權既需要出口帶來的稅收,因此,太平軍不僅鼓勵蠶農大力發展養蠶,還給蠶農減免一部分稅收。
知道南潯的絲綢行業有增無減,附近的鄉鎮雙林、織里、吳溇等地蠶農也紛紛到南潯賣絲,南潯也成了江南最大的蠶繭、生絲集散地。
1860年到1862年,太平軍先后攻占蘇州、嘉興、杭州、湖州等地,中國最重要的蠶絲產區全部落入太平軍之手。在此期間,蠶絲出口量相對于1853年幾乎增長了一倍。時人曾記載,太平軍至其家“拔人”,因為蠶繭在山,竟不敢入其家。
不僅如此,太平軍自己還在南潯開設“恒慶”官絲行,凡是民間若要開設新的絲行,須與“恒慶”官絲行“保結”,每包絲八十斤捐洋十六元,外加一切零費八元。
一天,黃文金找劉鏞商量。
黃文金對劉鏞說:我乃是軍人,對經商一竅不通。我“恒慶”絲行的收購的生絲,今后我們高出收購價的20%就全轉讓給你,賺錢虧本全由你。
劉鏞為難地說:大王有所不知,現在兵荒馬亂,生意也不好做,在下原也是小本經營,賺得起而虧不起。大王如此價格給在下,我們運費、人工開支,加上關稅、路卡,每次恐怕賣了老婆賠進去也不夠本。
黃文金嚴肅地說:賺錢虧本那是你的事,但一點你放心,你的賦稅本王給你減免,國卡給你通行證。接著又說:回來時,你可以從上海帶來大米,日用品,以補差額。
劉鏞假裝為難地勉強答應。其實,劉鏞自己心中有數。這是他發財的機會。
劉鏞告辭黃文金出來,找了宋洪生、王寶和商量。
宋洪生說:如此大的量,恐怕一時叫不到那么多航船,因為,不少船只已經被太平軍擄去,就是有船,人家也不敢承運。再說,過夾浦關卡的費用也很厲害,聽說一包絲就要20大洋。
劉鏞說:過夾浦關卡不用擔心,有“均安局”派人護送還有路條。
王寶和也說:我倒有個朋友在湖州搞運漕,有幾條大船,聽說前不久,他的船也被太平軍水師擄去,不知道這世道他肯不肯承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钟祥市|
兴隆县|
大新县|
安乡县|
蚌埠市|
中超|
称多县|
禄丰县|
泰和县|
芷江|
寿光市|
新田县|
磐石市|
肥东县|
綦江县|
广南县|
历史|
苏州市|
肥城市|
醴陵市|
南部县|
邹平县|
耿马|
庄河市|
易门县|
哈巴河县|
池州市|
广平县|
莱西市|
保山市|
六安市|
阳曲县|
浑源县|
社会|
鹤岗市|
崇州市|
淮安市|
清丰县|
东辽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