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八章 兩輪回的天-《大明:王孫歸來不稱帝?我是海主》


    第(2/3)頁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

    “陛下,叫我一個天氣預報員,整理地志,真的合適嗎?八股又不考。”

    劉璟抱了厚厚一疊筆記,氣喘吁吁踏進書房,一臉懵逼看著朱元璋。

    其實整理出來筆記,劉璟隱約把握到一點苗頭。

    但老朱不說,他也不敢問。

    老朱他翻完筆記后,才抬起頭來,看看四十出頭的劉璟,感慨起來。

    “見到你,咱好像回到了初次和你爹相見的歲月。”

    劉璟和他爹劉伯溫,容貌相似度有八成。

    推算一途上,也繼承了劉伯溫的天賦,最主要他不是功臣,也沒有劉伯溫粉絲多,不夠造反的資格和條件。

    明顯是買到就是賺到類型。

    “這份筆記,你怎么看?”

    劉璟有點為難。

    “陛下,這筆記上下過千年,縱橫近萬里,如果劃個重點,微臣更容易看。”

    老朱深深吸了一口氣。

    “有人跟咱說,天降大災三百年,才叫你整理地志。”

    此話一出,劉璟就想叫老朱結一下加班費。

    咱只見過唐朝記載一場蝗災六年,斗米值千錢,人們維生,基本靠吃螞蚱。

    一個叫黃巢的農民吃膩了,趁著朝廷收稅交不起,成立了吊絲組合——草頭軍。

    然后要去辦公室跟老板皇帝談,大唐就差不多劇終了。

    災荒三百年,這話也能信?

    大明以農立國,百姓靠種地過活,雖然商業稅極低,但不準商人到處跑,朝廷的銀庫主要靠農稅填充。

    三百年災荒,除非百姓能吃土,否則大明就該農民上場了,那就完球了。

    哪個逗比一句話,你叫我加班整個月?

    你要預測就預個五百年嘛,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五百年必有圣人出......

    歷史和我佛,都是五百年一輪回,誰都能蒙。

    咱們也可以以蒙對蒙,特么這么不按套路出牌,預測三百年?

    是袁天罡復生,還是諸葛亮再世?

    家父劉伯溫,也只能算到朱允炆削藩,還不敢在生前發朋友圈,只是在死后留錦囊。

    預測三百年,當世絕對沒有這樣的天才,只能是逗比!

    “陛下,是誰瞎了...下了這樣的定論?”

    “劉璟,你先說說天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山县| 昆明市| 昌黎县| 马尔康县| 秦安县| 芒康县| 邹平县| 东台市| 塘沽区| 榆中县| 隆林| 定州市| 台南市| 尖扎县| 沙湾县| 辽宁省| 美姑县| 通辽市| 绥阳县| 北安市| 沾益县| 依兰县| 兴文县| 周至县| 澳门| 噶尔县| 普洱| 那曲县| 襄汾县| 闵行区| 同仁县| 屏东市| 灵丘县| 宁海县| 宝兴县| 陕西省| 陇川县| 大方县| 桐乡市| 南康市|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