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若說其中沒有私怨,那平原君也是不相信的——你將我推向九死一生的戰場,我就讓你的人頭落地成我的踏腳石。 好干脆、好直接的報復,偏偏還是有理有據地打著樓昌曾經打過的“為國為民”的旗號。 平原君有些喜歡上眼前的小伙子了! “此是要我王擅殺大臣,恐怕......”當然,喜歡歸喜歡、欣賞歸欣賞,該說的話,平原君還是要說到的。 趙括當然知道,這個要求趙王幾乎不可能答應。 但一來,他需要借助此事表明自己強硬的態度,從而令那些對自己落井下石的人有所收斂。其次,即便大王不殺樓昌,看在自己即將統領全軍的份上,也至少會疏遠貶斥一番,如此或許能令其對趙國的危害更小一些。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既然這第一條大王您拒絕了,那接下來的條款,您還忍心拒絕嗎? 此所謂,取法乎上而得乎中也! 趙括燦然一笑,從桌下取出一封竹簡,雙手遞給平原君,說道:“此為請誅樓昌書,煩請平原君轉呈我王,至于如何處置,當由我王決斷。” 平原君聞言,鄭重接過竹簡,說道:“本君一定帶到,馬服君還有何要求,且一齊說來。” 趙括聞言滿意地點點頭,卻沒有繼續提出要求,反而對平原君問道:“此戰,關系我趙國之存亡,不知我王為本君準備了多少援軍?” “馬步軍五萬人馬!”平原君伸出五個指頭,隨即紅著臉立刻補充道:“此已是極限,長平戰場已然有四十萬大軍,除卻代地防御匈奴之軍與我王之禁衛,趙國之軍已悉數交與將軍之手,我王之信任不可謂不重也。” 趙括沒有答話,信重?那我寧愿不要這份所謂的信重。 甚至趙括從平原君略略羞怯的表情中,不難猜知這五萬大軍定然不是什么精銳貨色。讓自己帶著五萬臨時拼湊起來的大軍前去救援,趙王也真是想得出來! 不過,趙括的重點顯然并不在兵力的多少上。 在這個冷兵器的時代,一名優秀的將領的作用遠勝一千兵丁。所以,趙括真正的意圖是將,而不是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