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長平之戰 第026章 因勢利導算秦軍-《從長平之戰開始》


    第(1/3)頁

    看似合情合理的利益分配與平衡的布置,在秦軍的眼中卻又不僅僅是如此簡單。

    首先,派系林立一定是最容易讀出來的情況,三路主將,三股勢力:原本廉頗手下的少壯派與資格派,再加上趙括的一派,硬生生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這樣明顯的矛盾,趙括即便是想瞞也必然瞞不住,倒不如大大方方地給秦軍看,至少從歷史上來看,即便在絕境之中,諸軍也沒有離棄自己。而最為關鍵的位置,都死死地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想來即便秦軍想要從派系斗爭中有所收獲也很難。

    更重要的是,若是不知道孫崮和周騏已經是趙括的人,從趙括對于心腹許歷的布置中,不難看出趙軍對于長平關一線的重視,再結合田單所在故關的位置,秦軍當不難發現趙括所想要表達的意思:若是能出其不意,進攻順利,趙軍便繼續推進;若是事有不協,立即北轉往長平關而去。

    那秦國的武安君能夠讓你如意嗎?

    設身處地為武安君想想:對面那小子打算著打一仗就跑,那能讓你跑了?

    這邊費了這么大的功夫才讓趙國換將,怎么可能就打一個不痛不癢的攻防戰就放你們歸去啊?

    雖然到長平—故關一線,可以繼續耗著,最終的勝利也將屬于秦國。

    可是趙國快崩潰了,秦國能好受?即便國力再強,可架不住運糧通道受限啊!

    巴蜀之糧就不說了,一來現在的巴蜀還沒那么富裕,二來從巴蜀運糧,吃的、消耗的比運到的還多些;

    關中之糧,即便采取水路,也需要十余日才能運抵,中間還等換乘,麻煩不說,路耗也不少;

    唯一稍好一點的,便是河內之糧,走界牌領,不消幾日便能抵達,這也是秦國能堅持這么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問題是,河內郡就是一個郡而已啊,還不是那種大郡,三年對峙早就把河內郡的積蓄消耗一空了,

    把趙國耗死,確實能省卻秦國大量的兵員損失,但卻需要消耗掉秦國大量的糧食,到最后,可能趙國尚未投降,秦國便不得不拿著真金白銀,高價從魏、韓等國購糧了。

    秦人是國力的重要組成,可在秦國上層眼中,糧秣又何嘗不是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呢?

    甚至,“有糧還怕沒人”這樣的想法,在秦國上層也是頗有市場的說法,畢竟,秦人以糧秣為誘,這些年沒少從各國吸引來人口。

    所以,在秦人的損失與糧秣的損耗之間,秦國上層稍稍偏向了后者。這也才有了迫趙換將的間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罗甸县| 鸡东县| 贵州省| 胶南市| 海林市| 姚安县| 榆社县| 南乐县| 浠水县| 石河子市| 喀喇沁旗| 务川| 交口县| 平阳县| 宝应县| 祁门县| 建宁县| 吉水县| 霞浦县| 西乌珠穆沁旗| 随州市| 高州市| 南昌市| 河东区| 阳朔县| 永顺县| 五大连池市| 博乐市| 新郑市| 城市| 绥中县| 崇信县| 崇明县| 黄陵县| 南通市| 呈贡县| 肥乡县| 全州县| 广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