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似是怕廉頗將軍拒絕一般,不待廉頗回應,趙括便又加上了一句道:“此是其一。另外,此去路程不過兩三日的時間,將軍若是早到,恐遭其懷疑,不若等事急再往!” 廉頗聞言,剛剛張大的嘴只得緩緩閉上。深深地看了趙括一眼,想要反駁,卻又不知該如何去說。 誰不知道廉頗這根定海神針在大糧山中的巨大作用,誰又不知道早去有被發現行蹤的風險??墒牵缫蝗杖ィ潜憧赡茉缫蝗涨髞碓?,渡河的趙軍也就有可能因此多活下來幾個人。甚至于西渡的趙括也就多一分的安全。 這些事兒,廉頗清楚,作為主將、作為計謀的主要策劃者的趙括,又豈能不知? 可即便如此,趙括卻依舊堅持讓廉頗將軍要晚一些出發。這無疑是用自己的性命換取趙國更多的勝利籌碼。 朝堂之上,袞袞諸公,明知必敗之局還毅然決然帶兵出征的能有幾人? 而為了國家利益,不惜以自己姓名為賭注的又有幾人? 趙括正用他的實際行動為廉頗詮釋著什么叫做“茍利國家死生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此言既出,廉頗還能說什么? 趙括原本清麗而略顯青澀與不成熟的的面容,在廉頗的眼中慢慢變得堅毅而光芒四射。那是不知不覺中,淚水模糊了視線,那是一個真正把趙國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榮辱更重的將領,一個真正值得自己托付的上將軍。 牙關緊咬努力控制這眼部的肌肉,雙手抱拳向趙括微微一拜,道:“將軍大義,請受末將一拜!” “廉老將軍切莫如此!”趙括趕忙攙扶起廉頗。 其實趙括并沒有想那么多,甚至也并沒有想過什么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換取趙國的勝算的想法,只是以常理推斷而已,畢竟歷史上自己被困東岸,也好歹堅持了四十余日。如今自己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堅持個二三十日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了,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但考慮到無論歷史上的趙括,還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趙闊實際都沒有見識過什么叫做兵兇戰危,有這樣的簡單推斷,卻也怪不得他。 話又說回來了,人都需要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代價。這卻又是后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