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著白起將令的下達,秦軍后陣之中,忽的冒出密集的幾段箭雨,緊接著,一隊隊鎧明甲亮的精銳秦軍,踏著整齊的步伐,沿著滿是血污殘肢的甬道,頂著趙軍密集的箭雨,接管了殘破不堪的壁壘陣地。 與之相對應的,壁壘之上,長時間未能輪換的、已經(jīng)精疲力竭的秦兵,步路蹣跚地被撤到了營中,更有一排排的傷兵被擔架送往傷兵營。 此時的傷兵營已經(jīng)哀嚎遍地,無數(shù)的葛布被送來,被鮮血浸透后又被送走洗滌,金瘡藥不要錢似的倒了一瓶又一瓶,混雜著鮮血,撒得滿地都是。 “?。 ? 一聲哀嚎傳來,伴隨著口中防止咬舌頭而放置的木棍,被生生咬斷的脆響。 一個燒得通紅的烙鐵在傷兵的斷腕處狠狠按下,瞬間,一股烤肉的香味瞬間彌漫開來,緊接著肉香又變成一股股炭燒的焦糊味道。 沒錯,這不是在施以刑罰,而是給傷員處理傷口。 幾人狠狠將被烙印的傷員的四肢和軀干壓在床板之上,不令其動彈半分。 苦苦掙扎無果的傷員,只能將全身的氣力用在口腔之中、牙齒之上!大拇指粗細的木棒竟然應聲而斷。 好在,折磨也隨之而斷。 “下一個!”不顧還在呻吟、哀嚎著的傷員,醫(yī)師將手中的烙鐵往燒得通紅的火爐中一丟,隨即又從中拿出另一個通紅的烙鐵,對后面之人吩咐道。 幾名士卒隨即將已經(jīng)“治療”(或許稱之為處理更為合適)好的傷員,抬到營中。 在那里,他將一個人渡過最為危險的一夜。 沒有更多的照顧,更沒有更多的藥物,一袋黍米便是他的全部。 這漫長的一夜,哀嚎與呻吟將不斷在他的耳畔回響。這一夜熬過去了,便會有羹湯讓他盡快恢復,畢竟僅僅失去左手的他,或許還能繼續(xù)在軍中效力。 至于身邊那些失去右手之人,恐怕就只能回家務農(nóng)了,自然也就沒有了那么好的待遇。至于失去了手足之兵,已經(jīng)沒有了搶救的必要了。 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能熬過這漫漫一夜,若是熬不過去…… 即便如此,他依然已經(jīng)算是幸運的,至少他得到了所謂的“救治”。更多的傷兵,尚未等到后陣的援軍,便在等待中或是與趙軍功歸于盡,或是末于長久的流血之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