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老將軍守了三年都沒有攻破,哪能讓上將軍一上來就攻破?!” …… 好在,趙括已經給中高級的將領們打好了預防針,而趙軍能獨抗秦軍數載,也算是強軍之屬。而強軍之所以是強軍,軍紀的嚴明是首要的條件!在各都尉、校尉的聯手解釋與壓制之下,怨懟之言很快被壓制下去了,甚至陰差陽錯地更添了幾分戰斗的決心。 而其中的佼佼者當屬北地的騎軍,早在行軍之前,北地諸將就已經有所察覺不對勁,甚至還悄悄在歸營途中以玩鬧的形式開了個小會。 如今的處境,雖然眾騎軍將校也看得不是很清晰,但總歸是早有所準備。上將軍應該早就料到了,不然怎么會一反行軍常規,將騎軍全部安排在北方,這一轉向,能省多少事兒。 只是不清楚上將軍還有怎樣的后手來力挽狂瀾。 但,顯然,相較于其他的將領們,北地的騎將門要更加的信任趙括這位料敵先機的上將軍。 既然信任上將軍,那么沒有什么好說的,按將軍的將令去做就行了! 相視一笑之間,跟隨著拿到銀白色的身影,一路向北! 短短數日的時間,戰場形勢已然天翻地覆,獵人和獵物的位置互換,而趙、秦二軍攻守之勢也徹底互易。而就在趙軍主力回轉,秦軍窮追不舍之際,丹水之上,西岸壁壘之戰又再度打響。 然而最先對西岸壁壘發起進攻的卻不是王騎的南路大軍,而是人僅兩萬五千的東路偏師——胡傷所部。 連勝兩場、連續占領趙軍韓王山大營和丹水東岸壁壘的胡傷,并沒有預料中的那般興奮,甚至有些憤怒。 原因無他,唯失落爾。磨刀霍霍,準備十分充分的他恨恨地沖殺過去,那邊的趙軍卻是落荒而逃,連起碼的抵抗都沒有。就,就很乏味你明白嗎! 看著西岸壁壘上忙碌的趙軍,憋著一股子勁兒的胡傷所部正愁無處發泄,隨即向西岸壁壘發起攻勢,試圖趁著趙軍準備不足之際,打個措手不及。 數百秦銳士,穿上趙軍的衣服,口叼著長刀,泅水而渡,試圖盡量地靠近壁壘,為大軍登陸進攻開辟戰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