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上有箭雨覆蓋,下有丹水阻擾,中間卻只有一雙腿,秦軍行進之難可想而知了。 相較于趙軍有戰馬相助的渡河速度,秦軍的行進速度幾乎可以用龜速來形容,而龜速的前進又給壁壘上的趙軍弓兵們提供了發揮的機會。 一通箭雨之下,少說百秦兵飲恨當場。 而倒下的尸體又成為了后續兵卒前進的阻礙,不得已,秦軍的士卒只能忍著心中的悲痛,用長矛將同袍的尸體撥弄開。 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尚未登陸西岸,胡傷的兩萬大軍便已經是傷筋動骨了。 但饒是如此,秦軍還是以他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在付出了近三千的傷亡之后,成功在丹水西岸登陸。 然而,他們的噩夢并沒有因此而結束,更大的傷亡才剛剛開始。 原因還是騎兵。 東岸的秦軍沒有騎兵,但趙軍有啊! 幾乎在秦軍士卒登上西岸的同時,西岸的壁壘之下便已經有門洞被悄然打開,隨即,一匹匹搞頭大馬便從中殺將而出。 其實趙軍壁壘之中騎兵也不多,加上許歷將軍的親兵在內也只不過區區一千五百騎。但就是這一千五百騎兵,卻是令秦軍吃了好大的虧。 剛剛完成列陣的秦軍弓兵,尚來不及拉開手中長弓,一股涼風便迎面而來。 眼前亮光一閃,尚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一絲絲的涼意便從脖頸處傳來,低頭看下,正看見鮮紅的血液噴薄而出,雙眼之間只剩血紅一片…… 人去如風,刀快如電。 面對趙軍的騎兵,步卒先天便有著幾乎難以彌補的劣勢,再加上登上西岸的大多是弓兵所屬,兵力還只有寥寥數百人。無論是兵種克制關系,還是兵力的多寡,再加上渡河的消耗,戰力的減損,即便胡傷所部皆是秦軍精銳中的精銳,也實難以抵擋住趙軍的騎兵。 無可奈何,一個個的秦軍精銳或被斬殺,或被射殺,或被驅趕落入丹水,又被隨后而來的箭雨襲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陸上防線,幾乎一瞬間便被趙軍的騎兵們給摧毀殆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