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有東、南面的防守之戰(zhàn),三十萬大軍又一多半被趙括留在了東南面,更是親自進行戰(zhàn)術指導,后世的坑道戰(zhàn)、堡壘戰(zhàn)、冷槍冷炮戰(zhàn)術教了個遍,可要說重視呢,他人卻是在北路…… 但不管怎樣,雙方將領都在為最后的作戰(zhàn)做著最后的準備。 又是一日的清晨,還是北面戰(zhàn)場,秦、趙雙方再度整備完畢,又一場大戰(zhàn)隨即展開。 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趙軍仍以精甲騎兵開道,很快攻破秦軍的一道防線,而在防線之后,秦軍的大殺器——車弩也隨即露出猙獰的面孔。 “嗖嗖嗖”的一輪齊射,數(shù)百精甲已經殞命當場。 只是,稍稍出乎秦軍意料的是:后續(xù)的趙軍并沒有如同昨日一般繞秦軍車弩而走。 “貼上去”騎兵校尉大吼道。 趁著車弩換弩箭的功夫,數(shù)千趙軍騎兵向著弩車便沖殺了過去。 可惜,趙軍的馬速雖快,弩車更換弩箭重新上弦的速度卻也不慢,不待眾騎兵趕至近前,車弩便又再度發(fā)威。 “嗡嗡嗡”的幾聲響動,因為距離實在有些近了的緣故,在車弩弩箭的巨力之下,奔在最前面的趙軍騎兵竟然被連人帶馬一齊被射翻在地,紅的、黃的、白的瞬間流滿了一地。 然而后續(xù)的趙軍騎兵并沒有因此停下腳步,或是稍稍撥轉馬頭,反而重重一夾馬腹,徑直朝著弩車沖殺而來。 這是要用騎兵的命換掉秦軍那些礙事的弩車??! 見此情形,在場的秦軍紛紛明白了過來,可是明白歸明白,對于趙軍這樣不要命的打法,秦軍卻是辦法不多。周遭的騎兵被趙軍兩翼的弓騎兵糾纏著,根本無法救援,而弩車本身,又因為太過笨重(相對于騎兵而言),想要轉個彎都不太容易,更別提立即后撤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