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即便如此,信陵君卻也不好拒絕,畢竟自己也算是理虧在先。如今魏王不僅為自己圓謊,還增派軍士,不論大軍是否知曉信陵君“竊符”之舉,在諸多魏軍將士的眼中,無疑是魏王形象比之信陵君也高大了不少。 能將魏國幾乎全部身家交付給信陵君,此等胸懷足以令不明究竟的將士們欽佩不已。 更何況,如今有廉頗在側,信陵君也需要晉鄙這個知兵的“自己人”與廉頗這個趙國的大將做個平衡。 略過這點小插曲,信陵君總算是將一十二萬魏軍掌握到了手中。隨即將廉頗推為大軍主將,晉鄙為副將,而信陵君則為督軍。 廉頗自然弗辭,慨然而任之。殊不知此番一任,卻是他自己的危難之始也。 隨即,為隱蔽起見,廉頗率領魏軍沿丹水北上,準備在泫氏與界牌領之間,悄然西渡上岸,直插秦軍包圍圈的側后。 直至此時,趙軍已經被包圍了整整十二天了...... 按照之前的預計,趙軍此時已經彈盡糧絕,也因此,廉頗所部行動也算是迅速,僅僅一夜之間,十二萬大軍已經跨過邊境,進入上黨境內。 可即便如此,魏軍依舊來得有些遲了!秦軍最后的圍殲戰,早在三日之前便開始了。 沒錯,白起在得到秦王從河東、河內調集的三萬大軍的增援之后,果斷地發起了對殘余趙軍的試探性的進攻戰。 這一戰之下,趙軍的羸弱戰力立即便徹底地暴露在了秦軍的眼前。 當然,趙軍戰力急劇下降的根本原因,自然是因為那十萬青壯的摻雜,即便這十萬青壯跟隨著大軍,已經算是經歷過大戰(壁壘之戰和追擊之戰),也算是聞過了血腥味,可半路出家到底不及那些與胡人廝殺過、與秦軍對峙過的正規軍。 盡管有著地利的優勢,羸弱的趙軍卻依然阻擋不住秦軍的腳步。 這樣肉眼可見的戰力下降,在秦軍眼中卻是另一番的原因——缺糧! 那是趙軍缺糧之后,士氣急速,體力、戰心、士氣急劇下降導致的戰力降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