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新政變法終開始-《從長平之戰開始》
第(3/3)頁
隨即,三人亦分領了印信后,退到了一旁。
少頃,平原君放下卷宗,又拿過了另一卷,繼續朗聲宣布道:“列六部,替原九卿之職,共分朝中之庶務。”
“各部,置尚書者一,居從二品至正二品;侍郎者二,居正三品。若有兼任,以位高者居之。”
“各部職分及尚書、侍郎名單如下!”
“吏部者,掌……”
平原君有條不紊地念著六部及各有司衙門的各位官員的名單,倒也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畢竟大多只是換了個名字,增減了些職責罷了。
當然不安分的聲音還是有的,畢竟集權就意味著奪權,淘汰冗員就意味著有人被降職乃至革職。
但顯然,看著趙王的姿態,你最好是別有
事。有事也最好別現在說。否則......
看著臺下眾人雖有竊竊私語,卻是無人反對,平原君的心也算是安定了不少。畢竟,這個方案,大都是出自他之手,若是真出了什么意外,自己難辭其咎。
終于,六部的分配說明完畢。平原君也隨即繼續換上了下一卷的卷宗。
“分趙國為五郡之地,各分上中下也。!郡下設府,府下設縣。
郡設郡守,掌一郡政務,有安民之責,位從四品至從三品,有丞與尉各一,位從四品至正四品。府有知府,位五品;縣有知縣,位七品,輔官如郡事。
另設將軍一,以郡名命之,掌郡中軍馬各事,有守土之責,位從四品至從三品。此不詳述?!?
“各郡劃分如下:
以上黨境內丹水為界,以西之區域,與河內郡并為一郡,名曰上黨,郡治野王城。為上郡,郡守從三品論。
丹水以東,過百里石長城,而東、南至下曲陽城之地,北至上曲陽之地為一郡,名曰中山,郡治閼與城。為中郡,郡守正四品論。
故邯鄲郡之扶柳城以北,包括燕國新附之地在內,納為河間郡,郡治河間城。為下郡,郡守從四品論。
故代郡,割上曲陽以南之地,而成新代郡;為下郡,郡守從四品論。
故邯鄲郡,割下曲陽城至扶柳城以北,而成新邯鄲郡。為上郡,郡守從三品論?!?
地方制度改革,雖然郡守人選都沒了,但好在又多了
府一級的官員,各大臣、家族可以從容安排,自然也沒用多大的異議。
而趙括則通過地方的合并,成功地將自己的軍政分離制度悄然地安排在了其中,等眾人沖破利益的束縛看清趙括的目的,早已經晚了。
實際上,調整之后,趙國千里江山,已盡在趙括掌中。
一封封的竹簡被拿起宣讀,又被讀畢放下,良久,平原君終于念道:“新政一:改革官制命,宣畢!”
眾臣隨即在內閣眾人的帶領下,依次拜倒領受王命。
隨著眾臣的領命,大殿外的鐘聲響起,隨即宮門之上鼓聲齊鳴!此既是賀喜之樂,又是傳令之音。
鐘鼓之聲很快傳到城樓,而在四方城門之上傳令官聞聲,噌地一下便站起身子,緩緩展開身后的竹簡,于城門樓上高聲宣讀著新政的內容……
大街小巷中,邯鄲府的衙役們也敲鑼打鼓,走街串巷地讀起了新政的內容......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新田县|
渑池县|
镇原县|
米脂县|
桑日县|
潞西市|
桑日县|
余庆县|
蓬莱市|
东海县|
辽阳市|
深泽县|
沙湾县|
达孜县|
苏州市|
巨鹿县|
耒阳市|
杨浦区|
大田县|
黄山市|
宽城|
新干县|
天峻县|
洪泽县|
营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宁都县|
常州市|
惠东县|
湾仔区|
安新县|
乐亭县|
乐东|
汉源县|
吴旗县|
太原市|
肥西县|
平阳县|
静安区|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