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雪災突降趙國急-《從長平之戰開始》
第(2/3)頁
秦國地處南端,又有秦嶺阻隔,暴雪對其核心區域的關中和蜀地根本沒有多少影響。至于義渠,雖然也有暴雪,但這對于秦國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問題,甚至還有助于其處置義渠中的破壞分子。
而趙國卻不同,除了上黨區域因為地形的緣故,可以基本不受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其余包括邯鄲在內的諸郡都要受到暴雪的影響。
燕趙苦寒之地,從來不是說說而已的。
尤其是位于最北端的,剛剛成立的九原郡,那里不僅又新附的草原胡人,更有從周王畿之地遷徙過去的數十萬百姓。
胡人渡冬的辦法是“優勝劣汰”,說白了就是不管那些老弱,只將有限的糧食集中給精壯的漢子。
今年是胡人歸附的第一年,趙國說什么不能用這樣的辦法,否則別說歸附了,來年不反出趙國那才怪了;
至于那數十萬周地的百姓,就更加了!本就是千里遷徙,若是大面積的凍傷、凍死,不發生暴亂,那才是怪了。
因此,這一場暴雪對于趙國而言,無疑是一場不下于洛城之戰的嚴峻考驗。
安然渡過去了,民心歸附之下,秦趙兩國從此可以說是攻守易形;可若是渡不過去,偌大的趙國或許就此分崩離析也未必不可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教訓,趙括心中是再清楚不過了。
而想要救援九原,趙括就必須從其他的幾個郡里抽調物資,而想要抽調物資,對于底下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就至關重要,絕對不能發生因為抽調了物資,而導致當地的百姓受凍枉死的情況。
畢竟邯鄲等郡才是趙國的根基所在。
“淮泗郡和九原郡呢?”趙括隨即繼續問道。
“淮泗郡方面,倒是沒有大災,基本情況跟上黨類似,不過,因為河床結冰、土地凝結的緣故,開荒修渠的工作有些耽誤了。”平原君也繼續答道。
“告知廉老將軍,一切以百姓性命為重,不要強壓工期,今年干不完,明年接著干就是了。只要有人在,只要民心歸附,趙國就能立于不敗之地。”趙括也當即對淮泗郡的情況作出指示。
“好。”平原君也點點頭,隨即繼續說道:“根據不韋傳回來的消息來看,九原郡的情況不容樂觀。雖然秋日里修筑的城池,讓牧民和百姓免于雪壓帳篷的危險,但凍死和餓死的情況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猜到了。”聞言的趙括心頭一揪,卻還是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示意平原君繼續。
“一句話,還是缺少糧食以及足夠取暖的木材。”平原君繼續說道:“要是情況繼續惡化,恐怕不少的部落,會脫離掌控,重新回到草原上去。同時,周王畿遷徙過去的百姓不耐嚴寒,受凍傷的人數更多。”
“取暖的問題。”平原君繼續答道:“按照王上的指令,兵部已經下令停止上黨郡冶鐵的工廠,所有礦場全力供應北地的取暖用炭,只是因為道路的問題,運出來還需要時間。不過,上黨的屯田兵已經開動,應該很快就能平整出道路。”
“第一批的煤炭,已經過了閼與城。”平原君略略思考一番,繼續說道:“九原城內,呂卿也正按照王上的圖紙,對各家的煙道進行改造。只要這第一批煤炭不出意外情況,凍死凍傷的情況應該很快能夠得到緩解。”
聞言,趙括默默點了點頭。只要解決了取暖的問題,剩下的就只剩下一個“吃”的問題了。
“不過,以不韋手里的存糧,恐怕支撐不了太久了。”平原君最終總結道:“好在,魏國的五十萬擔糧食,已經起運,應該很快能送到呂卿的手中。如此一來,再堅持十日左右,應該不成問題。”
“十日之后呢?內閣有什么意見?”趙括依舊沒有表態,繼續問道。
“從邯鄲郡、河間郡、代郡和上黨郡調集糧食,以解燃眉之急。”平原君立即答復道。
“能堅持多久?”趙括繼續問道。
“再堅持十五天應該已經是極限了。”平原君繼續答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武平县|
广昌县|
文化|
勃利县|
漳州市|
恩施市|
夏津县|
安远县|
灌云县|
邢台市|
莱芜市|
望奎县|
吉林省|
昌吉市|
贵港市|
百色市|
喀喇沁旗|
岳普湖县|
内乡县|
南皮县|
河池市|
庆元县|
大荔县|
霞浦县|
丹棱县|
定西市|
乐昌市|
仪征市|
广河县|
龙南县|
沁阳市|
永福县|
海城市|
枣庄市|
通城县|
简阳市|
扎鲁特旗|
枞阳县|
开平市|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