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誰說文科乃無用-《從長平之戰開始》
第(1/3)頁
當然,這在一定的程度上的確是正確的。
兩個國力相同或是相近的國家,一個國家只能發揮出百分之五六十,最多也只能爆發出百分之七八十的戰力,而另一個國家卻能長期保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戰力輸出,其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但問題是,要是其中另一個國家的國力是另一個國家的兩倍呢?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國家即便只能持續著百分之五十的戰力,也依舊勝過另一個國家百分之九十的輸出。
而一旦,這個國家稍稍爆發,就是另一個國家難以企及的高度。
顯然,趙括正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趙括所刻畫的制度,趙國如今實行的規則,雖然遠達不到什么資本主義,但卻也是經歷過千年封建王朝洗禮過后的制度,可以說是封建主義的一個高峰(當然,相較于清朝的封建主義的極端還是有點距離的)。
這樣的制度在如今的社會,無疑是更加先進,也更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的。
無疑,秦國的耕戰體系,的確能夠將所有的秦人都捆綁上征伐的戰車,但同樣,這樣的體系也極大地束縛住了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往往會是一個國家國力的具象體現。
只是,生產力的推動,又往往需要一個個無意識,甚至是反意識的發明創造。
就如電燈的發明,明明蠟燭已經足夠的明亮,而鎢絲的探索卻需要千百次的試錯,因此,這樣的發明、發現,在以效率著稱的秦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從青銅到鐵器,這已經是秦國這套制度的極限了。
再發展,就需要更為先進的制度了,比如趙國如今施行的制度。
可以說,趙括和他如今的趙國,相對于秦國,完全是站在了另一個更高的維度。
所謂「夏蟲不可語冰」。
同樣的,就算是趙括告訴秦國,他的趙國如今施行的是更加先進的國策,包括秦王和國相范睢在內的秦國統治階級也注定不會相信。
甚至,就連秦國的百姓也不會相信,趙國的百姓會比他們過得更好。
或許,只有將秦國的版圖徹底納入趙國的那一刻,秦國的百姓才會知道,他們曾經的生活是多么的水深火熱。
或許只有當趙國的軍隊踏入咸陽都城的那一刻,秦王才會知道,世上沒有最完美的制度,只有跟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而不斷更新發展的制度。
石器時代誕生的部落制度,青銅器時代誕生的奴隸制度,以及鐵器時代誕生的秦國的「耕戰」制度(半奴隸半封建制度)皆是如此。
如今,隨著冶鐵業的大力發展,諸國的國力也大幅上漲,秦國的耕戰制度對于其他小國而言或許還有一定的優勢,但趙國卻已然走到了秦國的前面。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一句話,時代限制了秦王和范睢這些人精們的眼界,而有限的眼界終究迫使著他們對秦趙兩國的未來產生了誤判。
而這樣的誤判,也終究導致了秦國國策的偏失。
千年的閱歷,終究還是讓趙括有了絕對的優勢。
文科從來不是一無是處,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穿越之中。
一首「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引得多少青年才俊「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
一句句「吃人」的「吶喊」,在多少個午夜敲醒了多少「彷徨」的中華兒郎;
如果說,文學還只是為社會的發展搖旗吶喊而已,那么政治學、經濟學甚至歷史學,包括歷史上的法家、儒家、縱橫家等等,卻都是在尋找救世的良方。
更別說馬列主義的東風了......
怎么曾經的
顯學,到了如今全成了角落的故紙堆?
甚至連穿越,想要帶的也都是數理化的知識,即便稍稍偏向文科的,也不過是所謂的「唐詩三百首」,做個「詩仙」便算是頂尖的文科穿越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策勒县|
东源县|
临夏市|
湘乡市|
铜陵市|
娄烦县|
湖南省|
彰化市|
云安县|
九龙坡区|
无锡市|
淳安县|
庐江县|
永定县|
武穴市|
六枝特区|
彩票|
会理县|
望江县|
泰兴市|
集贤县|
仙居县|
通榆县|
鲜城|
宜宾县|
永善县|
江口县|
涟水县|
玛纳斯县|
绵阳市|
赣榆县|
卓资县|
西林县|
阿拉善盟|
镇安县|
炎陵县|
新沂市|
晴隆县|
友谊县|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