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齊國又如何?」秦王聞言,卻是擺擺手,隨即繼續(xù)問道。 「所謂兔死而狐悲者,今之齊國是也。」屠賈立即言說道:「燕、齊者,世仇也。因其世仇,恨不能滅齊國而族其宗廟,故相互知之者甚也。今趙既滅燕, 來日必可滅齊也,況如今之齊,已在趙國圍困之中,齊國上下必有所察也。 若此時,我大秦能遣一使者,許之以趙軍來時必出兵而援,齊王豈有不應之理哉?!」 「倒也有理。」秦王點點頭。 「如此,聯(lián)絡魏、齊之事,便交于愛卿。」秦王又看了看并未反駁的范睢,當即便拍板道。 「敢不從命!」屠賈也是立即抱拳領命道。 「不過。」略略點了點頭后,秦王卻是又繼續(xù)問道:「聯(lián)絡魏、齊,便是與之會盟,也不過自保之策也,兵法云久守必失也,想要敗趙,計將安出哉?」 話音落下,范睢也是直起身抱拳而道:「若能得魏、齊之助,或可反攻韓之地也。」 「韓之地?」秦王喃喃地復述道。 「然也。」范睢也點點頭。 「為何是韓之地?」秦王隨即問道。 范睢顯然早有準備,面對秦王的問話,當即便答道:「反攻韓之地,有三因也! 其一,師出有名也。」范睢隨即繼續(xù)說道:「趙侵韓地,而虜韓王于趙地邯鄲,韓國臣民莫不以之為恨也,至于絕其宗廟者,更觸怒于天下人也。若我大秦以復韓之名而攻,則必收天下之擁躉也。此所謂師出有名,名正言順,言順而事遂者也。 其二,若是攻韓,魏國必助也。魏王深知,若是以韓地長懸掛于外,趙國勢必不肯甘心。既如此,不若讓韓地重歸與秦國之手,還可形成三國鼎立之局,此或為魏國保全之唯一途徑。故,我秦若攻韓,魏國必助我軍也。 其三,攻韓于我有大利也。韓地歸屬,可令趙秦國力顛覆,自不必多言。更重要的是,我軍在拿下了楚地之后,無非東出與北上兩條路而已,而這兩條路,皆為韓地所控也,若此地不通,我軍幾無所出者也。」 范睢的一頓侃侃而談,秦王也是隨即露出了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 不過,事關軍事,秦王倒是沒有像剛剛的外交策略一般直接拍板,反而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龁。 「王將軍。」秦王隨即開口道:「愛卿以為,相國此言如何?」 王龁倒是對秦王此問也早有所料,只是,他依舊略略地思索了一番,這才拱手說道:「末將以為,相國所言有理也。我軍東出無非上黨、韓地、楚地三路而已。 楚地自陳都以南,山川縱橫、水文交錯、民風彪悍而物資匱乏,實非進取之所在; 上黨之地,先有空倉領之天險,再有光狼城之堅城,續(xù)有泌水沿岸之壁壘,進而還有百里石長城之防線,要破如此之陣,實非容易; 唯有韓之地,只要拿下新鄭,便足以。」 聞言,秦王也是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隨即也就要拍板。 只是,正當此時,王龁卻是繼續(xù)說道:「不過。」 「不過如何?」秦王趕緊問道。 「若是不能破趙軍甲裝騎兵,我軍根本不宜出戰(zhàn)。」王龁也不瞞著,當即點明了此戰(zhàn)失敗的原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