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那專屬于天子、太后的九響喪鐘,于長樂宮鐘室響起之后,短短半個時辰的功夫,大半個長安城,便再度被鋪天蓋地的米白色孝喪所占據(jù)。 ——太皇太后薄氏,終還是沒能熬到年關。 對于薄氏駕崩,長安百姓感到萬般的苦楚、哀痛; 但相較于去年,太宗孝文皇帝駕崩時的那般撕心裂肺,薄太皇太后駕崩,卻只讓長安百姓生出一股純粹到不好任何雜質(zhì)的哀傷。 太皇太后的病,已經(jīng)拖了很久了······ 早在去年,太宗孝文皇帝駕崩之時,宮內(nèi)便流出傳言,說太皇太后哀痛不能自已,怕已是沒多少時日; 而如今,拖了足足一年多的時間,太皇太后薄氏,終還是沒能抵擋住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所帶來的非人痛楚。 對于這位仁慈、賢明的太后,長安百姓的態(tài)度,大致與先太宗皇帝劉恒一致。 即便朝堂沒有動員,也還是有無數(shù)長安百姓,自發(fā)地在家門口掛上了喪布,以緬懷這位賢后。 但相較于街頭巷尾,長安百姓這純粹、由衷的哀痛,長樂宮內(nèi)發(fā)生的一切,卻無疑是讓人感到更加沉重。 ——天子劉啟,垂淚跪在靈柩前,滿目哀痛; 太后竇氏緊坐于劉啟左側(cè),昏暗無神的目光中,也同樣散發(fā)出陣陣哀婉。 母子二人身后,是梁王劉武、館陶主劉嫖姐弟二人齊身而跪; 再往后,則是九位皇子,在各自母親的帶領下,依序跪于殿內(nèi)。 碩大的殿室內(nèi),擠滿了上百道身影,卻只有一人撲倒在靈柩邊沿,哭出了聲; 只短短片刻之后,那一陣悲痛欲絕的哭泣聲,也戛然而止······ “皇后哭昏了······” 耳邊傳來一聲低微的驚呼,惹得劉勝不由得稍抬起頭; 就見一年半載不出椒房殿一次的薄皇后,已是被宮人攙扶著,朝靈堂外退去。 幾乎是看到薄皇后的第一時間,劉勝便下意識生出起身上前的沖動; 好在身旁的兄長劉彭祖眼疾手快,才將劉勝拉了回來,又面色嚴峻的對劉勝搖了搖頭。 會過意來,劉勝也趕忙打消起身的打算,正要再度低下頭去,耳邊卻傳來又一陣竊竊私語聲。 “太皇太后殯天,皇后的日子,怕是要不好過了啊······” “可不是么;” “太皇太后尸骨未涼,皇后哭昏,都沒那位公子說去探望一下······” “噓,噤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