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兩位老者各自放出殺手锏,碩大的宣室殿,便隨即陷入一陣漫長的寧靜。 緊接著,便是東、西兩席的首席,梁王劉武、皇長子劉榮二人,都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也是知道這一刻,殿內眾人才終于后知后覺的反應了過來:天子劉啟,為什么要在宣室殿這么莊嚴的場所,舉行這場辯論。 ——商湯、周武革命的正確性,與劉漢社稷的合法性,可謂息息相關! 而在現如今,朝堂即將全面推行《削藩策》的政治背景下,這又與即將爆發的宗親諸侯叛亂,產生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 見黃生、轅固二人識相的閉上了嘴,殿兩側,弟弟劉武、長子劉榮卻隨之蠢蠢欲動起來,天子劉啟也只稍一思慮,便面色陰沉的昂起頭。 “既然梁王、皇長子有不同的看法,朕,也不是偏聽偏信的人。” “對于眾皇子而言,梁王是宗室長者;” “便由梁王先說說看。” 天子劉啟話音未落,西席的梁王劉武便已站起身,神情嚴肅的來到殿中央,滿是愧疚的對劉啟躬身一拜。 “稟陛下。” “臣弟認為,《詩》博士轅固,說的更有道理。” “——如果商湯、周武革命,不是順天應命的話,那難道說,太祖高皇帝立漢國祚,也是弒君犯上、亂臣賊子所為嗎?” 面色嚴峻的說著,便見梁王劉武回過身,略帶敬意的對轅固稍一拜,而后便將質問的目光,投向對坐于轅固身前的黃生。 “按照先生所說,商湯、周武革命,都是弒君奪位!” “但寡人的祖父太祖高皇帝,順天應命,興義兵而討暴秦,賜天下民田爵,又輕徭薄稅、休養生息,與民更始,施恩于天下;” “難道這樣圣明的君主,也要被先生三言兩語之間,歸為亂臣賊子之流嗎?” 毫不留情面的發出一聲質問,劉武便再度回過身,朝御榻上的天子劉啟再拜。 “陛下。” “黃生,是臣弟引薦給太后,好與太后交流黃老學說的;” “但今天,黃生卻當著陛下、當著諸公,眾公子的面,說出如此無君無父的話,臣弟,實在是很愧疚。” “臣弟,懇請陛下治罪!” “但黃生是老者,又是奉陛下之令,與黃生在此辯論;” “臣弟懇請陛下,對黃生從輕發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