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耶律大石和蕭斡里剌站在東門城樓上,看著北安郡王耶律澤在耶律倍干、耶律脫脫奴、耶律忽里、蕭事忠、蕭赤臉等將的簇擁下,得意洋洋地出城遠去。 蕭辭剌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左顧右盼地跟在后面,頗有一番今時之亮的氣度。 “這個蕭辭剌還真是個人才。朝堂上口口聲聲大義名分,君君臣臣,一副老古板的樣子,比最迂腐剛正的漢臣還要剛正迂腐。偏偏在戰場上卻最靈活不過。灤河之戰,他一馬當先跑回了南京城;東京事亂,蕭保先等人死于叛軍之手,他化妝成老嫗,居然順利地從東京一路逃回南京。這份本事,也算是獨步天下。” 蕭斡剌里看到蕭辭剌的樣子,毫不客氣地譏諷道。 耶律大石冷笑一聲,沒有出聲。 “殿下,你說蕭辭剌這回還能創造奇跡嗎?” “他今天出了南京城,無論如何,都回不來了。”耶律大石冷然地說道。 蕭斡里剌默然一會,又問道:“殿下,宋軍前些日子攻略如風如火,怎么這些日突然慢下來了。西路軍盤桓在居庸關,慢慢拔除得勝口、北口、南口能關隘;北路軍占了密云、行唐縣后就徘回不前,反而派兵向東,與東路軍聯絡,合攻薊州漁陽。” “東路軍攻下漁陽后,進至三河后,反倒調頭南下,拔除香河、廓陰等縣。南路軍主力,進駐良鄉縣后,反而調頭向東,拔除安次、固安、武清等縣,與東路軍在廓陰會合,主攻方向從良鄉轉向潞縣一帶。” 耶律大石答道:“宋軍南路軍進攻易、涿兩州,進駐良鄉,就是與西路軍連成一片,切斷我軍西逃的可能性。現在目的達到了,自然要調整主攻方向。他們數十萬大軍,人吃馬嚼,耗費巨大,必須依靠武清到廓陰這條能通船的河水。調整過來后,不僅可以解決糧草轉運問題,還能與東路軍連成一片,徹底合圍南京城。” “殿下,看樣子這一仗可能會在高粱河畔打了。”蕭斡里剌遲疑地說道。 “大家都有這個意愿。耶律澤想重現景宗勝績,力挽狂瀾之后還有機會問鼎大寶。宋軍想一雪前恥。只是現在的高粱河,不再是以前的高粱河了。” 耶律大石長嘆道。 “現在的高粱河,不再是以前的高粱河了!”在廓陰縣前敵指揮部里,劉法如是說。 劉法不僅是主力南路軍的前敵指揮,也是平遼戰事的總指揮。 “高粱河原本是永定河南移后的故道。歷經數百年,再加上燕京城里截流分流,已經干枯成一條水溝。人馬皆可輕易而過。既然遼軍想在這里打,那我們就如他所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