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高麗陳奏使團-《大宋世祖》
第(1/3)頁
四方館,高麗國陳奏使金緣、副使李資諒、尹彥純、徐昉、金富轍圍坐在一張四方桌周邊,面面相覷,臉色都十分難看,沮喪、黯然以及悲憤,全堆著這五人臉上。
“剛才董公(董其仁)的話,大家都聽到了嗎?”金緣戴著一頂四方平定巾——這是大宋官家親手設計,特制好贈給大蘇公,然后風靡大宋士林,又被稱為東坡巾。
很快就傳到高麗、李越等國,由于東坡先生的緣故,迅速受到海外諸國的士子儒生們追捧——他們都是鐵桿蘇粉。
穿著一身水藍色的道服,跟大宋飽學名士相差無異。
其余李資諒、尹彥純、徐昉、金富轍也是差不多的穿著,跟大宋儒生文人無異。
“唉,宋上國,為何淪落到了這個地步?以前詩詞昌盛,有醉翁公、東坡公這樣的謫仙,現(xiàn)在卻落入庸俗濁晦。”
“是啊,以前大宋詞臣,何等清高超卓?現(xiàn)在只是詞人、詩人,連做臣子的資格都沒有。清真居士(周邦彥)如此才華橫溢的文學大家,都被趕去江寧,偏居一隅。可悲,可嘆,可哀!”
聽著尹彥純、徐昉兩人的牢騷,金富轍心里波動不定。
來宋國差不多兩月,雖然時時與理蕃部糾葛,但他依然抽出很多時間去閱讀報紙雜志,也去幾處大藏書館——蘭臺藏書館和成均、璧雍兩大學的藏書館,翻閱此前的報紙雜志,好了解宋國的國情。
身為高麗國大臣,金富轍對于大宋的華麗轉身驚嘆不已——短短十年時間里,就從勝少敗多的局面,一口氣滅了西夏、北遼,同時又進據(jù)吐蕃舊地、漠北和東北這些廣袤的土地,把居住在這些土地上的彪悍善戰(zhàn)的諸部民眾收編。
同時,這些宋國輸出數(shù)不盡的物產(chǎn),除了大量增產(chǎn)的絲綢、瓷器和茶葉這老三樣,還有棉布、羊毛呢絨、美酒、玻璃器皿、鐘表這些特產(chǎn),以及從海外轉運的香料、珊瑚、南珠、各色寶石和翡翠等等。
讓人目不暇接,同時也讓高麗國的財富,就決堤的洪水一樣,拼命地向外流淌。
早在幾年前,高麗國有識之士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經(jīng)過激烈討論,最后定下國策,只開放三處通商口岸,其余高麗諸道郡嚴禁與海商貿(mào)易。
誰知道此禁海政令剛下達,高麗沿海的海盜層出不窮,除了少部分趁火打劫的倭寇,其余大部分都是從大宋跑來的。
高麗國調集大軍進剿,但疲于奔命。很快禁海政令被捅得千瘡百孔,宋國海商在高麗各港口半公開地進行貿(mào)易。
到后來,高麗國君臣知道真相,這些海盜其實就是宋國海商假扮的。
你不是海禁嗎?他們就假扮海盜,把你的海防打得稀巴爛,打得你的官府和軍隊不敢管,然后搖身一變,又成了海商,大模大樣地來做生意。
一向文化昌盛、自詡為仁德天朝的宋國,怎么墮落成這個樣子,居然縱容低賤的商賈使用這么卑鄙的手段?
高麗國君臣開始時還抱有希望,派出使節(jié)來宋國干涉,可是毫無用處。
到后來,與他們意氣相投的宋國士子文人悄悄告知,沒用的,那些海商如此肆意妄為,背后有朝廷的支持。
官家被奸臣蒙蔽,走上了一條邪路。我們這些正道人士,正在努力除邪匡正,你們再忍忍,再等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三门县|
澄城县|
上蔡县|
开封市|
大埔县|
兴山县|
昭通市|
城口县|
泰来县|
奉贤区|
开封县|
巴林左旗|
临江市|
昌江|
宣城市|
白水县|
沙河市|
孝感市|
澎湖县|
大邑县|
霸州市|
板桥市|
布拖县|
昌图县|
萨迦县|
永善县|
永济市|
长武县|
方山县|
颍上县|
安化县|
双鸭山市|
霍州市|
专栏|
垦利县|
凤山市|
固安县|
伽师县|
类乌齐县|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