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西北之事要謹慎-《大宋世祖》
第(1/3)頁
霍安國低著頭想了一會,抬起頭遲疑地問道:“仲堰公,你的意思是郡長史,這位負責郡事會日常事務和三使司協調工作的同僚,才是我這個郡令尹真正的副手?我倆互相配合,一務虛,一務實,通過郡事會指揮三使司,對本郡的重大政事進行決策,進而掌控本郡諸政事。”
“你能悟到這點,老夫很欣慰。”劉韐贊許道,“官家設計這個官制,是費了很大心思。三使司有本郡的軍政實權,于是以郡令尹直接節制和監督。郡令尹,加銜垂拱殿直學士,有入殿參議國政之權。他的建議內閣優先討論。吏部和內閣對該郡人事調整時,令尹的意見非常重要...”
“令尹有決策之權,卻只能通過郡事會做決策,督促三使司實施具體治政舉措...各司其職、職責制衡,此間玄妙關系,你一定要好好琢磨。”
霍安國鄭重地點了點頭。
劉韐伸了伸手:“安國,吃菜。去了西安府,恐怕沒有太多機會吃到這么好的菜了。西安府,幾經風雨,衰敗得很厲害。本朝以來,一直都沒有緩過勁來。官家意圖西征,就是希望打通絲綢之路,讓大宋商品源源不斷向西流去,讓西北受惠,西安說不定因此復興。”
“仲堰公,學生記住了。”
“還有一件事,我跟你通個氣。西北地廣人稀,有貧瘠苦寒,官家覺得設四郡過于繁復,準備合并為三郡。拆分隴右郡,一部劃入河西郡,一部劃入秦川郡,同時意欲改其名為陜西郡。朔方郡依然治靈武舊地和河套之地。此事內閣已經議定,你心里有個數就好。”
“學生記住了。”霍安國點了點頭,隨即問道,“仲堰公,我朝收復河西朔方等地后,不少官員和士子上書,建議依漢唐例,遷民屯田富庶之地。群情洶涌,十分踴躍,卻被官家一直強壓住。學生沒有去過西北,其間原委不是很清楚,不知仲堰公能否解惑?”
劉韐沒有想到他問了這個問題,愣了一下,干脆放下快子,喝了一口溫酒,說道起來。
“官家是去過西北的。元符二年,他親自征召河湟蕃部,征戰隴右。后來遠征漠北,走的是河西走廊、張掖河、居延海這條路。又親自率領大軍踏破西夏興平城。祁連山、賀蘭山...西北諸地他都親自走過一遍,比起那些西北都沒有去過,只知道紙上談兵的家伙們,對西北實情的認識要深刻得多。”
“官家說,西北,尤其是祁連山和賀蘭山地區,環境非常脆弱。前漢唐大肆屯田耕種,結果水土流失,沙礫橫行。往往是開拓出萬畝良田,不過十年就被沙漠戈壁吞噬大半。而且那里苦寒少水,種植農作物,往往事倍功半。”
說到這里,劉韐不知不覺中換了一個人,自豪、睨視天下。
“官家說得對,天下富饒的無主土地多得是,只要我大宋鐵騎能到,海船能及,就是我們的,何必去西北苦寒之地較勁。糧食沒有多收什么,也沒有養活多少人口,還給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爛攤子。”
聽到這話,霍安國覺得一股熱流從天靈蓋直貫而下,渾身上下都變得沸騰。只有跟隨官家南征北戰,屢戰屢勝之人,才會用最平和的語氣,講出最牛筆的話。
劉韐還在切切交代著。
“所以西北三郡當前策略,是以維持溫飽、平衡用度為核心。不求創造多少賦稅,只求養活本郡官庶軍民即可。這些都是國策,你心里要有數。現在你身為西安府尹,兼權秦川郡尹,當為西北一隅的領頭羊。你要有這種使命,也要為之努力。切記切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冀州市|
靖州|
洪江市|
濉溪县|
武宁县|
邹平县|
卓资县|
贵定县|
新邵县|
瑞金市|
石嘴山市|
株洲市|
大同市|
阜宁县|
剑阁县|
云霄县|
玛多县|
浏阳市|
湾仔区|
马山县|
陵川县|
济南市|
高尔夫|
肥西县|
扶风县|
海伦市|
双峰县|
伊川县|
台州市|
微山县|
宜阳县|
沁源县|
屏东县|
德江县|
镇远县|
眉山市|
北安市|
江孜县|
广安市|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