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總管故意裝作緊張的樣子,只是不希望我們顯得太淡定,引人懷疑,小二簡單解釋后,他順勢接受了他的說法。雨天、封閉的客棧,離奇的兇手案。 身在其中的住客,可沒那么容易被安撫,因為兇手就在這間客棧里。 住客一個不少,說明兇手還在我們中間。 大家都不認(rèn)為兇手是沒見過的陌生人,悄悄潛入客棧殺人,又悄然離去。 三樓有個住客早上五點鐘就被餓醒了,昨晚他和同屋的人發(fā)生了點口角,氣得沒吃晚飯。 早上他被餓醒,下樓去廚房找吃的。 他從三樓到一樓、再到廚房,一路沒見有濕腳印。 死者同屋的人說,昨晚三更半夜有人敲門,死者還被吵醒了,抱怨說這么晚鬼才來投宿。 也就是說女人來的時候,死者還活著。 再到被餓醒的客人下樓找吃的,兇手只能在這期間下手。 時間上沒差多久,所以如果是外來者殺人,一定會留下帶泥的腳印。 他們在外面分析,我在屋里聽著,覺得他們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不過,昨晚女人上樓,一點聲音沒發(fā)出來,這不僅僅證明了她輕功好,還有一種可能,她當(dāng)時沒穿鞋、是光著腳、踮著腳走路的。 她在廚房有時間脫掉鞋子,擦干腳底,然后光腳上樓,這樣就不會留下沾泥的濕腳印。 住客們也是亂猜,眾說紛紜,沒個結(jié)論。 死人的房間,住著三個人,一個人睡榻、兩個人睡床。 現(xiàn)在他們屋里死了人,還是悄無聲息死的,另外兩個人比其他住客都害怕。 他們提議所有人聚焦到樓下大堂里,互相看著,以防兇手再次行兇。 其他貴賓房的客人全都贊同,他們認(rèn)為這樣做也能防止兇手逃跑。 其實他們害怕的是兇手仇富,專挑住貴賓房的有錢人殺。 因為死者的財物都在,房間里一件行李也沒少,沒被翻動過。 老板娘為穩(wěn)定人心,有意引導(dǎo)大家往仇殺的方向想,如果是私人恩怨,那對其他人沒什么影響。 兇手殺完一個人,便不會再殺其他人。 這時候就有人反對眾人在大堂聚集了,害怕惹怒兇手,把大家都宰了。 現(xiàn)在他們既想知道誰是兇手,又害怕知道,怕兇手殺人滅口。 持不同意見的兩方人,站在門外走廊里吵了起來。 張總管為了顯得合群,偶爾插兩嘴,多是和稀泥的話。 老板娘跑進(jìn)后廚,再出來手里握了把菜刀。 出于生意人的考量,她決定將眾人聚到大堂。 客棧死過人沒什么,可要是死了人、兇手輕易就跑了,那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不會有人敢住她的店。 屋頂上那些人還在,我真擔(dān)心他們會殺人滅口,想勸老板娘算了,但老板娘緊接著就說‘誰不下來、誰就是心虛、是兇手’。 我們也不是啥良民,眼下不是高調(diào)的時候,只能隨大流。 小二和廚子一起,搬桌搬椅,在大堂安排好座位,請各屋的客人下來、按桌椅號碼對號入座。 桌子上的號碼就是房間號碼,這樣坐、誰是哪個房間的一目了然。 老板娘拿出瓜子、花生、茶水?dāng)[在眾人桌上,云舟不用再吃炒黃豆,開心地抓起花生剝殼。 他攢上一堆才會吃,大堂里除了他,沒人有心情干這個。 與死者睡一張床的人有點魂不守舍,他時不時在身上撓幾下,或者是脖子、或者是手臂又或是小腿。 他身體一點事沒有,這樣的反應(yīng)純粹是心理作用,他可能懷疑死者得了什么惡性/傳染病。 住客們彼此打量,想找出可疑的人,有的干脆人身攻擊,揪著跟自己不對付的人懷疑。 三天來住客中有四個人發(fā)生過口角,他們借這個機會找對方的麻煩,彼此懷疑,都說對方是兇手。 四人越吵越兇,眼看就要揪著對方的領(lǐng)子打起來了,老板娘嗷地一嗓子,把他們?nèi)饝刈 ? “吵什么吵?你們亂起來,讓兇手趁機跑了,這責(zé)任誰擔(dān)?老娘的損失誰賠?”老板娘插腰,高八度的嗓音回蕩在大堂里,比敲鑼還好使。 平時老板娘總用風(fēng)情萬種地語氣面對貴客,用尖酸刻薄的態(tài)度對待窮客人,現(xiàn)在這猛匪下山的架勢,眾人還是頭回見。 本欲打架的四人,松開對方的衣領(lǐng),哼哼兩聲坐回原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