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路露不想馬上去找柳葦, 想等這事過去之后再談,省得把這事給談擰了,而且他也需要再仔細想一想怎么談。 陸北旌的性格有點硬, 來去不轉彎,他這個性格的養成非一日之功,早在他父母身邊時就是這樣了, 不然也不會到現在還跟父母的關系無法緩和——兒子長大了還跟家里不親,陸家父母早就有感覺了, 怎么可能不想辦法挽回? 現在還僵著, 就是因為陸北旌不肯。 也不能說他不對,至少路露是挺能理解的,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父母,大了就不需要了, 以前不跟兒子搞好關系,等他大了再來補救,孩子不需要了啊。 在陸家父母和陸北旌之間,路露肯定是無條件站他陸哥的。 不過柳葦跟陸家父母不同,至少路露更喜歡他家柳大姑娘。 姑娘從小就沒攤上一對好父母, 野地里長大的, 后來又遇上一個無良公司,還沒成年的孩子被扔到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的異國, 學不好好上, 只學了跳舞唱歌聽公司話,這樣長大的孩子, 警惕心重一點, 防備心重一點, 略微冷漠一點, 這都正常,不能要求人家在這種環境下還長成小太陽吧。 他覺得柳葦已經長得很好了,沒有壞習慣,愛學習,對生活很認真不敷衍。 不過陸北旌考慮的有一條也很對,柳葦明顯性格還沒定性,對自己的人生也不像是有規劃的樣子,給她太多錢,這個孩子很可能會迷失。 路露思考了幾天,又找自己父母聊了聊,把柳葦說成是別人家的孩子,問現在父母給她選了一條路,但孩子不太想聽父母的話,要怎么勸才好。 路媽媽是一個挺強勢的人,在路露青春期的時候,母子兩人每天按三頓飯的頻率吵架,路爸爸本來也是個昂藏男子,在這種生活的重壓下,生生變成了一個家庭救火隊員,端水大師,修煉得道,已入化境。 路露提出的問題挺尖銳的,當年路媽媽和路爸爸是感同身受。 有自身的例子在,路家父母還是挺有經驗的。 路媽媽問:“父母提的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父母自己的面子?” ——這話以前是路露質問父母的,現在甩回來,路媽媽神清氣爽! 路露臉皮賊厚,若無其事的說:“父母有自己的私心,但也不算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前程。”陸北旌提的條件是嚴苛了點,但站在柳葦的立場上,她接受這個條件也不是全無收獲。 路媽媽呵呵笑,問:“那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 路露對柳葦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主要有一些事,不用問就知道,因為都認識這么久了,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是很清楚的。 路露:“孩子就是想日子過得輕松點,舒舒服服的,沒有大志向。” 這正是路露最擔心的,也是陸北旌給的合同里最無法解決的難題。 柳葦不是一個有大志向的人。 一個人有沒有野心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柳葦顯然就是沒有,她向往的是小富即安的生活,這從她到現在都沒有太大的物欲就能看出來。 都說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為什么嘉世一上來就讓她住別墅?為什么到了他們公司給她安排的還是一個別墅? 家務活有家政,出入都是豪車,進出有助理拎包、開車、做一切瑣事。 對于這些性格還沒有定型的小明星們,公司一邊用繁重的工作來壓榨他們的精力,一方面用高檔奢侈的生活享受來馴養他們,為的就是培養他們的消費習慣。 由奢入簡難啊。 現代社會已經不流行包身工了,合同定得再嚴格,明星真要跟公司撕破臉對薄公堂,那就是魚死網破,大部分公司還是想走潤物無聲的路線的。 金錢物欲就是另一道枷鎖了。 其實小明星的父母們也難逃此網。當他們發現孩子賺錢像開水龍頭一樣簡單時,他們就會跟公司一起壓榨明星的商業價值了,很少有人能在這樣的腐蝕中保持理智。 柳葦沒有父母親人的羈絆,她只有她自己,而且她相當理智冷靜。 路露不確定現在把她從別墅里趕出去,不給她家政,不給她助理,她到底是屈服還是泰然自若的繼續生活。 但走到這一步就等于是圖窮匕現,再也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路露根本不想用手段讓她屈服,他想的還是盡量說服她,讓她心甘情愿的成為陸北旌的女演員。 路媽媽是一個強勢的家長,她是根本看不上混吃等死的人生目標的,當年路露要給陸北旌當助理,她暴跳如雷,認為這是完全沒有前途的職業,后來路露成了副總,公司也是挺正規的,照章納稅,現在電影都拍了,也就認同了路露當年的選擇。 不過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她能更理性的出主意。 她說:“那你要站在她的立場上勸她,不能站在她父母的立場,慢慢勸。” 路露:“勸不回來怎么辦?” 路媽媽翻白眼:“什么怎么辦?她既然是個孩子,就說明她年輕,她有試錯犯錯的機會,讓她父母別著急,慢慢勸,只要她自己想努力,什么時候都不晚,她不想努力,誰勸都沒用。比如你,你當助理的時候我們沒反對?有用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