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找到你的筆記了,抱歉,已經被燒了一部分。” 到了外面,邱少鵠將筆記交還給了安瑾,帶這些歉意說。 安瑾接過了燒焦的本子,一言不發,或許是覺得難過。 邱少鵠想著安慰一下對方,于是道:“書本不過記錄言語之物,言語因智所生,學識所在,書即不朽。你也……不要太掛懷。” “智慧因心而生,心既跳動,智慧不滅。明心學的觀點,對嗎?”安瑾忽然道,“我看過這句話。不過有時我在想,既然明心學強調‘智慧不因外在,全然天成,有德者可尋之’,但這句話本來就是明心學用來告知弟子遵循的準則,堅信智慧來源于自身的明心學,又該不該聽這句話呢?” “你要是這般說,那就是無休止的循環,沒完沒了。但,這可不是明心學的本意。順心而行,心既然向往,就聽信本心去做,這才是明心學要強調的,去做自己認為對的就足夠。”邱少鵠微微笑了下,說:“如果風萬驟在你家醒過來,讓他回去就好。我現在有別的事情,要暫時離開。” 說完,沒等安瑾回復,邱少鵠就離開了這里。 眼下調查墳墓的那件事,才更為緊要。 看著邱少鵠消失離開,安瑾也沒說什么。他只是翻開了已經燒剩一半的筆記,看著上面的殘卷,一頁頁翻閱。 上面的字體,工工整整,算不上十分文雅,但蒼勁有力。就像寫字的人從未刻意聯系過書法,但力求字跡清晰,能給人看懂一樣。 而在書的最后一頁,則寫著“時憶”兩個字。 這根本就不是安瑾的筆記,而是收集而來的,源自時憶的記錄。 少年的眼神,如雨滴打落在水面,泛起無數漣漪,讓人看不懂。 …… 從墨坊離開,邱少鵠開始調查墨坊背后的主人又是誰。 京城之內商鋪林立,每一家背后的關系千絲萬縷,這又給邱少鵠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邱少鵠初來乍到,也沒什么根基,想要查這種事自然千難萬難。 所幸黃躍那群手下也頗為機靈,通過這一條線,不過到了當晚,就查清了其中的門路,由黃躍帶領,邱少鵠直奔康京東郊而去。 “這里倒頗為荒涼,不像京城應有的氣概。”邱少鵠看了身邊帶路的黃躍一眼,道。 此地越是向前,周遭越是破敗,與公墓附近的疏于打理不同,千奇百怪的樹木枝杈,完全是一種人跡罕至的荒涼。眼前暗色下巍峨的巨影,夜風呼嘯中卷起陣陣塵埃,帶著梟陰森的聲音,聽起來分外壓抑。 一般人也難以想到,在京城之中,居然就會有一座完整的山橫亙在這里,隔斷了南北的視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