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一峰預(yù)料到了鰲拜會哭,但他怎么也沒想到馮碩反而是哭的最厲害那個,現(xiàn)在被鄭芝龍和宋獻策攙扶著,嘴里念叨著“兄弟們,我?guī)湍銈儓蟪鹆耍 ? 李鴻基的表情也不是很自然,里面那幾十個骨灰盒中,有21個是他這輩子第一次親手訓(xùn)出來的兵。他們沒有一個是漢人,但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是漢人,也擁有漢人吃苦耐勞的優(yōu)點。 內(nèi)心深處,他已經(jīng)把他們當(dāng)袍澤弟兄看待了,而一戰(zhàn)折了六成多,李鴻基心里也難受。 “人都齊了嗎?” “嗯,齊了。” “那走吧,不要打攪兄弟們睡覺了。” 這里是海事局設(shè)置的專門放骨灰的地方,每一個死在東山州的漢人,大多數(shù)情況下海事局都會無償幫他火化,骨灰送回本土。知道家鄉(xiāng)的送到家鄉(xiāng),不知道家鄉(xiāng)的按照海事局記錄民夫時留下的信息,找個風(fēng)水寶地掩埋了。 拜完了兄弟們,劉一峰帶著浩浩蕩蕩50多號人直奔市集。 如果是在本土,可能大年初一街上的人不會太多。但這里是東山州,來這里的人8成都是孤寡一人的,商行的人也基本差不多,所以東山州就形成了一個傳統(tǒng),大年初一上午給要祭祀的人去祭祀,下午開始集市照常開張。 這個時代的免費娛樂項目很少,東山州的窮人很多,所以逛集市成為了東山州傳統(tǒng)。 劉一峰就沒想到自己失算了,本以為集市上不會有什么人的,才帶著所有的人過來的,沒想到集市人多到走都走不動。他只能把錢和任務(wù)分別交給李鴻基,宋獻策,鄭芝龍和馮碩,讓他們帶著隊伍去購買明天聚餐的食材。 “糖葫蘆!” 鰲拜眼睛都亮了,他沒想到劉一峰要做糖葫蘆。 “對,糖葫蘆,還有糖油果子,這些都是我們?nèi)R會要賣的。” 后世生活的人可能并不清楚,甜食,一直到20世紀了,才開始走入平民化的。 劉一峰準備趁新年大賺一筆,同時也是為自己的一個店鋪打響名號。 除了糖葫蘆,糖油果子這兩個宋朝就有的著名甜食外,他還準備做20世紀才有的米花糖,這這個時代還未走出徽州的嵌字豆糖。 特別是嵌字豆糖,那可是后世華夏申請到了非物質(zhì)遺產(chǎn)的。而且很有檔次,送禮自己吃都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