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河邊上,倉亭津,在三國史上本來是以曹操破袁紹而得名。 現(xiàn)在,則以流民云聚,為東郡眾人所知。 本來將流民四散至兗州各郡,才是消化人口之正途。 只是一來,兗州四處,只有鄄城、范縣、東阿現(xiàn)在還在曹軍掌控之中。 二來,新近風頭最勁的黃巾校尉方廣,力主徐州百姓安置在倉亭津,這樣徐州流民營就被安置在了青州軍戶田地不遠之處。 軍戶相比流民自然地位優(yōu)越許多。 東阿之地,不缺田地,除了抄陳宮一族沒收的田土,還有黃河水沖擊而成形成的河灘。 軍戶霸道,將好地都占據(jù)了,把河灘之地稍微貧瘠一些的田地留給了徐州遷徙百姓。 東漢建國,就是王莽治理黃河失敗,北方萬民流離失所開的篇。 河灘之地,雖然其實肥力還強一些,今年又是大旱,北方農(nóng)戶,卻有打死不種河灘地之說。 此說對方廣自然無效。 來到此方天地之前,方廣還恰好對黃河水道有所精研。 他知道,東漢初水患頗多,黃河改道讓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下一次黃河水道大變,卻足足隔了一千年,直到公元一千一百年才發(fā)生在宋朝。 東漢末年,雖然有豫州水患,卻也不是在此時,黃河河灘地離著水源近,淤泥肥力強,是他運營南方麥稻雙種之前最重要的糧倉所在了。 流民自來難管,更何況現(xiàn)在淤積在倉亭津的流民都是被于禁樂進武力挾持而來。 所以今日,方廣帶著典韋來到流民聚集之地時,無數(shù)壯健婦孺都用仇恨的眼光看著他們心目中的曹營大將。 時值亂世,兗州此時更是大亂時候。 黃河之邊,一排長約數(shù)十里的木寨之中,雖然方廣囑咐典韋,從東阿和倉亭津送來了不少糧草安置百姓,卻終歸是杯水車薪。 流民營地到處一片凄惶之景,木寨墻邊孩子老人用驚恐的眼光看著騎在高頭大馬之上的方廣。 壯健男子眼神中都隱藏著沖天的戾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