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若是方廣現在在草廬,聽見了諸葛亮之言,恐怕要跳起來,冒出“牛叉”一詞! 曹魏終其數代,都是在和士人門閥博弈,悲哀的是,除了曹操能夠威壓百僚豪族,曹丕其實就已經走上了同士族妥協之路。 到了曹芳曹髦,更是淪為了司馬一族,賈誼一族,手中的玩偶。 君權在士人豪門面前輸的一敗涂地! 袁紹則更慘,自己身死,河北瞬間就分崩離析。 官渡之戰,打不垮袁本初,立嫡立長就能瞬間撕裂坐擁四州的豪強。 諸葛亮要經略天下要的是萬民安樂,國泰民安,不是諸葛一族或者襄陽黃家成為天下第一大族。 如此格局,如此心胸,看得太深,這才讓諸葛孔明不好輕易加入棋局。 從此方面來說,世間其實真正和現在草廬中的玉面男子走一條道路的,只有兗州的那個別部司馬。 其余人則多少落在了此兩人的身后! 只不過不同的是,諸葛亮選擇了隱忍劉備的口不對心而愿意輔佐,甚至可以說是監督這個世間英雄,整合九州! 當然了,在隆中蟄伏的諸葛孔明眼光再刁毒,也不可能完全看清劉備越來越嫻熟的演技,遮掩的暗黑! 隆中草廬,注定要在此方天地名震天下的諸葛亮一番話說完。 草廬之中,久久無人再開口。 徐庶和司馬徽都低著頭自己咀嚼至交好友的言語。 感受到臥龍的高屋建瓴。 良久,徐庶好像領悟了一些,他最后飲了一杯酒,跪在地上對著諸葛孔明一揖倒地。 徐元直倒退著走出了草廬,不敢再在此間多待,怕懈了北去之心。 他走出草廬,忍耐不住抬頭看天,臉上瞬間布滿了水珠,也不知道是荊州雨水,還是不忍分別諸葛亮的淚水! 兗州,鄄城以東,方廣不會知道在荊州那個影響了九州千年的孔明拿捏士族門閥之心同自己一般迫切。 整個曹軍陣營,自從濮陽敗退,士氣一直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郭嘉確實是天縱之才,看準了高順打仗和曹操一般,專門盯著下三路糧道。 只是,他看準了高順的戰略,卻沒估準陷陣營可怕的戰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