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現在李村長反過來想巴結她,而且柳盼兒以后經常給村長夫人周翠花偷偷送點吃的。在她不在的時候,他們也會看顧四個孩子。 幾個孩子紛紛應下,柳盼兒躺在涼席上,休息片刻,就開始趕路了。 幸虧有牛車在,柳盼兒帶著孩子們坐在牛車上,不用走路,節省不少力氣,少受很多罪。 家里的老黃牛很通人性,不需要費力,跟著前面的車,就能趕路,不用費心趕牛車。 柳盼兒交代李大寶和李蓉一聲,就去李村長和周翠花那邊,小聲問:“嬸子,村長大叔,咱們還要多長時間才能到大渡口啊?是不是過了大河,就算是到了南方?” 李村長點頭回答:“是的,到大渡口,坐了船就能去對岸,那邊就算是南方了。順利的話,還得十天。 南方濕潤多雨,物產豐富,那邊的富人也多,官府會開倉放糧。等到干旱過去了,官府會有邸報,還會送上銀兩和糧食,我們就可以回家鄉了。” 聽到李村長對這一切很熟悉,不像是第一次逃荒,柳盼兒問:“村長大叔,你怎么知道這么詳細?逃荒不止一次吧?” 李村長聽到這話,露出得意的表情,“當然不止一次,我從五六歲就跟著父母逃荒了,咱們那地方,不是發洪水,就是干旱,還有蝗災,幾乎每隔幾年就招災。 當地官府糧食分完了,太過偏遠,朝廷的糧食運送到咱們那邊十斤只能存三斤,花費太多,后來官府就默許,甚至鼓勵咱們逃荒。一路上結伴同行,而且咱們還帶著糧食,雖然辛苦,倒也比留在老家餓死強。” 柳盼兒聽到李村長的話,目瞪口呆,忍不住問:“村長大叔,咱們那地方多災多難,也算得上窮山惡水了,為什么你只想著逃荒,沒想著在南方安頓下來啊?” 李村長和妻子周翠花聽到這話,搖頭嘆息,“人離鄉賤,咱們不是當地人,留在那邊,聽不懂那邊人說話,被當地人看不起。還不如等災荒過去之后,再回老家。” wap. /105/105427/27369561.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