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大山跟李村長一邊把糧種搬到那車上,一邊嘆息一聲,“村長,咱們不會說當地話,吃虧了。” 李大寶點頭,“村長爺爺,咱們不會說當地的話,的確不好,以后咱們要經常學。對了,我娘有個好辦法,就算你們不會說當地話,但也不會被人欺負。” 李村長好奇,看向李大寶,問:“你娘有什么好辦法?” “我娘說,咱們是跟著主子一起南下的仆人,不會說當地話。當地人看在大戶人家的份上,也不敢明著欺負咱們。”李大寶回答,他從母親跟那個趙大嫂的對話,聽出來了。 李村長恍然大悟,“對,以后就這么說。” 柳盼兒笑笑,“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得已為之。咱們在當地安家落戶,就必須學當地的話。好了,大叔,你們看著牛車,我去買點蔬菜種子,再買點鹽。” 村里人讓她捎東西,來縣城一次,能買的,全部都買。 因為柳盼兒從趙大嫂那邊學到了當地一些話,再加上各種油鹽醬醋和蔬菜種子的名稱,在雜貨店購買種子的時候,沒有被歧視,也沒被欺負。 李大山不由稱贊,“這元青家的,就是聰明,來縣城這么短的時間,就能說當地話了。” 李村長也感慨,“這一路上,多虧了元青家的。識字又會算術,而且還會武功,出身一定不簡單,元青好運道,娶了這么一個好媳婦。” “只是這元青家的以前挺壞的,特別兇,對孩子也不好。”李大山小聲說,很好奇柳盼兒的改變。 雖然李村長以前對柳盼兒做的事情有所耳聞,但畢竟很少親眼看到,“元青家的,這么年輕就做了后娘,換成誰,都不樂意。再加上元青的父母,苛待人家。 一個女人帶著四個孩子,還要種地,可難了。你看看現在能把孩子養好,一路逃荒,孩子都保住了,就不容易。以前怎么樣,咱們不苛求,就看以后。” 李大山也點了點頭,“村長說的是,元青家的已經買好了,咱們快點回去。” 柳盼兒把一大麻袋的東西放在牛車上,親自趕著牛車跟在李村長的牛車后面出城。 因為牛車上拉著好幾百斤的東西,再加上還坐著人,速度很慢。 老黃牛累的張著嘴喘著粗氣,李村長不得不停下來,讓黃牛吃點草喝點水。 柳盼兒趁著休息的時間,在路邊采集很多五顏六色的花朵,編織成幾個花環。 因為今天忙著趕路,柳盼兒沒有時間去另一條街買紅頭繩,對女兒阿蓉食言,所以用花環代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