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外面焦黃酥脆的餅皮和里面的咸菜鮮肉形成難以形容的口感和香味,而且口味偏重,特別適合顧老夫人的口味。 顧老夫人吃了兩塊,就不再吃了,眼巴巴地盯著燒餅,對甜杏說:“給我放好了,別受潮軟了,明天我還吃。” 柳盼兒點頭稱贊,“老夫人說的是,這東西多油多鹽,的確不宜多吃。” 顧老夫人點頭,“記著呢,不能貪嘴。” 柳盼兒跟顧老夫人有聊不完的話題,頗為有幾分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顧老夫人并不是沒有見識的后宅夫人,她曾經跟著顧老太爺在大周很多地方做官,了解各處的風土人情。 柳盼兒也博聞廣識,總能接上話。 顧老夫人很高興,她和柳盼兒的談話內容天南海北,應有盡有。再也不是跟其他后宅夫人一聊天就說誰家的兒媳婦生不出來兒子,誰家的女兒找了個好女婿,家里能沾光······ 柳盼兒也從顧老夫人的談話里,了解大周更多的風土人情。 以后若是有機會,她也想四處看看,游山玩水。 不打擾顧老夫人休息,柳盼兒告辭離開。 買了很多染料,一起帶回家,準備她的染坊事業。 她到家的時候,大嫂正在跟布莊的車夫檢查布料。 柳盼兒跟著一起檢查,是她做了記號的那一批,并沒有被替換。 車夫笑呵呵,“我們蔡家布莊,真材實料,童叟無欺,不會以次充好的。” 柳盼兒笑笑點頭,“正是因為蔡家布莊的名聲不錯,才過來購買的。不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當然要仔細檢查清楚。若是等你走了,出現問題了,你也不承認啊!” 車夫笑笑,“夫人說得有道理,能不能快點檢查?再慢點,我可能在關城門之前趕不回去了。” 柳盼兒笑笑,“行啊,這次我親自檢查,人多,快一點。下次再送貨的時候,不要在路上墨跡,也不要出發太晚。到時候你回不了城,別怪我沒提醒你。” 車夫訕訕笑笑,點了點頭,“夫人,您教訓的是,我記下了。” 經過仔細檢查,柳盼兒拿到了收貨單,付了銀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