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且說梁寶去了揚州衙門宣讀圣旨,這是整個揚州官員的,不僅揚州知府過來接旨,其他重要官員也要過來,當然也包括揚州守備鄭大人。 下這個圣旨,是為了嘉獎去年揚州這邊的鹽稅增加,褒獎揚州一眾官員,讓他們再接再厲,今年再創佳績。 南方的這些大城稅收多,國庫就多,戶部能夠支配的銀子就更多。雖然現在戰事即將結束,但也不敢大意。 眾人三呼萬歲,接了圣旨。 梁寶身邊的小太監已經打聽到哪個是鄭大人,在宣讀完圣旨之后,他走到鄭大人的面前,笑容可掬,“恭賀鄭大人能謀得揚州守備的官職,想必鄭夫人出力不少吧?” 官場上,都是人精子,雖然梁公公說的是事實,他們也都知道,但通過姻親謀的官職,也不好明面上說。 既然梁公公當面說了,那就證明鄭大人有問題。 面對梁公公,其他人不敢多問,但作為當事人鄭大人不能一知半解。如果連他被梁公公或者陛下不待見,還不知道,那才是最危險的。 這位可是陛下身邊最為信任的梁公公,出來宣讀圣旨,還負責檢查各路,隨時匯報給陛下。 想到這,鄭大人額頭上有著細密的汗水,立即躬身行禮,“梁公公,鄭某有不足之處,還請您指教。” 梁公公瞇著眼睛看向鄭大人,笑了笑,“雜家可不敢,你的夫人都如此厲害,那鄭大人更加厲害,得罪了鄭大人,雜家也擔心回不了京城。” 鄭夫人? 其他人也滿腦子霧水,梁公公怎么會跟鄭夫人有過節呢? 鄭大人聽到這話,心里咯噔一下,腰更彎了,“梁公公,我夫人若是得罪了您,鄭某在這里給你道歉,還請見諒。” 梁公公笑了笑,“得罪雜家無所謂,雜家一個無根之人,死了也就死了,影響不大。可你夫人對德瑞夫人下毒手,那就是大逆不道了。或許在江南膏腴之地,魚米之鄉,并不覺得德瑞夫人發現了高產作物有多大影響。” “可是在北方甚至西北,紅薯和土豆的種植良好,不出意外的話,都能夠豐收。一畝地幾千斤的產量,能養活很多人。這樣的功德,就連陛下也稱贊不已,也對德瑞夫人恭敬有加。” 鄭大人聽到這話,心里咯噔一下,想到了經營的宣慰司張大人寫來的信。 鄭大人當時就非常重視,在妻子回到家之后,就非常嚴厲的跟妻子說了利害關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