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梁公公看向李蓉,眼神充滿贊許,“阿蓉,你娘對你的教導(dǎo),你記住了就行。” “一入宮門深似海,對其他人來說,的確如此,但對你來說,并沒有那么難。” “不僅皇后娘娘,陛下,還有大皇子都對你喜愛有加。你也不用刻意逢迎誰,你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李蓉站起來,給梁寶行禮,“多謝梁伯伯,阿蓉記下了。” 在深宮后院,皇后娘娘是最高的管理者,那么梁公公就是大總管。 只是因為梁公公遇刺之后,陛下不忍梁公公辛苦,賞賜侯爵,卸任大總管一職,專心休養(yǎng)。 雖然卸任了,但對皇后很熟悉,很多勢力都在梁公公的掌控之內(nèi)。 梁寶點(diǎn)頭笑道:“那就好,阿蓉,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自始至終,你都知道想要什么。真的很好,以后如果有不能決斷的,可以跟你爹娘,甚至跟我說,都可以。” “是,梁伯伯。”李蓉再次應(yīng)下,這是助她一臂之力的想法。 李元青問:“梁公公,京城最近忙什么呢?李某馬上回京,這段時間在江南,對京城的事情,知道不多。” 梁寶笑了笑,“李大將軍之前提出來的修河渠開新渠的辦法,陛下和朝臣都覺得很好,現(xiàn)在唯一定不下來的,則是對于奴仆服勞役的這件事情,爭論不下。” “不管是官員,還是世家大族,他們都很排斥,覺得這樣不合禮法。” “不合禮法?”李元青冷笑,“都是大周的子民,吃的是大周的糧食,怎么就不合禮法?” “不光這些奴仆需要服勞役,就連僧道,這些出家人也應(yīng)該服勞役。以前是因為戰(zhàn)亂,為了避禍出家。” “現(xiàn)在國泰民安,正是休養(yǎng)生息的好時候,那些偏遠(yuǎn)的地方,都需要人開發(fā),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梁寶一愣,沒想到李元青的提議這么直接、大膽。 不過梁寶很快就十分確定,李元青的提議,必然能夠得到陛下的支持和肯定。 “怪不得陛下一直心心念念,盼著李大將軍和德瑞夫人回京,這是說到了陛下的心坎上。” “京城的金光寺,就有一千三百個和尚。關(guān)鍵這些和尚,好好當(dāng)和尚也就罷了,居然有很多經(jīng)常下山戴著假發(fā),去妓院,喝酒吃肉。” “既然不想做和尚,那就讓他們還俗。另外,陛下還覺得寺廟的田產(chǎn),也特別多,大大超過寺廟的需求。既然四大皆空了,干嘛還要這么多的田產(chǎn),金銀財寶?” /105/105427/2916847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