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吟誦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時,眾人身側陡然立起一座茅屋。 這座茅屋看似只是用凡木所搭救,但是在才氣籠罩下,外界粘稠墨汁,愣是無法進入茅屋之內。 宋瀾衣的這首詩,也曾登上文報,但是許多人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所謂的詩詞異象。 這就是傳天下的詩詞嗎? 單就防御力而言,簡直完美! 人群中,蒲松的關注點卻與別人不同。 他隱晦地看著站在宋瀾衣肩膀上的q版小人。 這小人正是杜甫。 當蒲松想要掐算著杜甫的過去未來時,卻發現,他的過去與未來,居然同宋瀾衣一樣,都是一片模糊。 一個是意外,那么兩個呢? 蒲松覺得,自己那些老伙伴……可能還是小看了宋瀾衣所走的大道。 深夜中,夜鸮靜靜蜷曲在樹枝上。 不時還可以聽到深山中野獸的嘶吼。 但是……在茅屋內的眾人,完全沒當回事。 無他,傳天下的詩詞,不愧是傳天下的詩詞。 單就防御方 面,簡直無詩可比。 唯一能比擬一二的,恐怕就只有墨家的各種機關道產物。 但除卻這些優點以外,缺點也是極為明顯的。 那就是消耗才氣速度極快。 好在宋瀾衣學聰明,每當才氣即將耗盡的時候,她就換下一個人來輸出才氣,穩定詩詞異象。 這般輪轉幾次,里面的人還沒力竭,外面所謂的真神已經開始感到不耐煩。 安靜如水的夜色中,茅屋外的濃墨汁液,逐漸化成一道沒有面孔的人形,那人形開始不耐煩地敲打著房門。 房內的人聽到這敲打聲,先是一愣,然后笑出聲。 有人大笑道,「原來真神進房間,也跟普通人一樣,還會敲門呢!」 聽到這話,外面的「真神」似乎是惱羞成怒起來,手上動作更快,大力急促地敲打起房門來。 宋瀾衣沉吟片刻,認真開口,「有沒有一種可能……他也打不開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