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位老者捋著胡須,頻頻點頭,激動地說道:“此詩意境高遠,情韻悠長,用詞精妙,實乃佳作啊!”
他的眼中滿是欣賞和贊許。
一位年輕的書生站起身來,拱手說道:“閣下之詩,真乃妙筆生花,讓我等自愧不如!”
她的臉上充滿了欽佩之情。
幾個后來到的少年也交頭接耳,紛紛稱贊:“這詩太美了,仿佛將我們帶入了那夢幻般的情境之中。”
他們的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對這首詩贊不絕口。
有人反復吟誦,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有人興奮地與身邊的人討論著詩句的精妙之處;還有人急切地詢問藍隨心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
整個庭院充滿了熱鬧而歡快的氣氛,大家都沉浸在對這首詩的贊美之中。
而那位藍隨心則面帶微笑,謙遜地接受著眾人的稱贊,依舊沒有動作。
一旁的王老師連聲稱贊,李老師也把贊賞的目光投向了藍隨心。
這時,在主座的齊蕊老先生笑了笑,她反復念叨著藍隨心剛剛吟誦的詩句。
隨后反應了過來,她站起身,親自取下墻上的山水圖,拿了過來。
藍隨心見主人家過來了,也站起了身子,一雙明亮的眼睛盯著眼前這位慈祥的老婦人。
齊蕊老先生拿著畫作,拱了拱手,藍隨心也連忙回禮。
“可否讓老朽為閣下剛剛吟誦的詩句點評一二?”
藍隨心點了點頭,沒有拒絕。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仿佛真實存在卻又充滿奇幻色彩的畫面。
“遠看山有色”,閣下開篇便引領大家的目光投向遠方的山巒,其色彩鮮明,引人遐想。一個“色”字,賦予了山生動的視覺形象。
“近聽水無聲”,當我們走近去聽那水流,卻發(fā)現沒有聲音。
這種視覺與聽覺的反差,巧妙地打破了常規(guī)的認知,增添了畫面的神秘與靜謐。
“春去花還在”,春天已經離去,而花兒依舊盛開。
這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的景象,在詩中卻顯得如此和諧,凸顯了畫面的永恒與美好。
“人來鳥不驚”,有人靠近,鳥兒卻不驚恐飛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