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通過貴霜商人了解了一些情況,郭天翊此次讓使團除了攜帶大量的絲綢瓷器外,還攜帶了大量的鐵器以及農具。 西域諸國,手工業比大奉落后。 但貴霜國的農業卻比其他國家都要發達。 大奉的鐵器以及農具,對貴霜國來說也是硬通貨物。 此去路途遙遠。 為了保證安全。 有上千騎兵隨行。 還有隨行的軍醫,保證人員的健康問題。 由于帶著大量的貨物,隊伍的速度并沒有多快。 一周后。 使團已經抵達了玉門關。 看著茫茫戈壁,還有呼嘯的狂風,眾人不禁生出凄涼之感。 玉門關一出。 就是吳國的地盤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陛下的詩句,正應了此情此景。” 范學義也是腹有詩書之人,站在玉門關前,情不自禁吟詩。 這詩句。 出自陛下三百首傳世佳作。 不但描繪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 也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 更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 “屠將軍。” “出了玉門關就是吳國的地界。” “我們該如何行走?” 范學義看向了身邊的屠元巳,出聲詢問道。 “范大人。”屠元巳拱手道,“此去北上最近,但吳國人馬較多怕是行路艱難,我們可以向東北出發,經過羌族的地盤,再經過阿昌族地盤,就能抵達貴霜...” 屠元巳自然也不單單為了自己的小命。 繞路雖然遠了點。 但能保證使團能順利抵達貴霜。 吳國此次糧草被偷,在大奉北境吃了大虧,豈能讓使團順利通行? 這一點。 范學義也表示支持。 “那好。” “咱們就走這條路。” 范學義點點頭,這條路也是目前最合適的道路。 旋即。 千人規模的使團就出發了。 茫茫大漠上,即便是一千人規模的使團也化作了一個小不點。 行進兩天后。 使團進入了羌族腹地。 茫茫戈壁也成了綠洲。 “報!” “啟稟大人,前方有騎兵正在接近我們,不足二十里。” 聽到斥候的話,范學義眉頭皺起。 這一定是羌族的騎兵。 正思索該如何處理時,屠元巳主動請纓道,“范大人無需多慮,這羌族向來欺軟怕硬,末將去搞定他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