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雒劍河早已鋪好了紅紙,硯池也都準備妥當(dāng),陳沐朝眾人點頭行禮,寒暄了幾句,謙遜一番,到底是走到了長案前頭來。 陳沐看的書很多,也很雜,但畢竟是讀書人,楹聯(lián)雖然不是必修課,但也是展現(xiàn)才華的主要方式,陳沐當(dāng)是不落人后的。 思來想去,陳沐看了看眾人,便輕輕吸了一口氣,運筆疾書。 雖說年紀不大,但陳沐拿起筆來,氣度卻不一般,甚至于執(zhí)筆比拿刀,還要更有氣勢一些。 陳沐的書法中正大氣,卻又帶著陳家特有的豪邁灑脫,鐵畫銀鉤,典雅之中不失霸氣,蒼勁如龍,力透紙背,也是一揮而就,滿紙云煙。 這是雒劍河等人第一次見識陳沐的讀書功力,只是看他寫字的姿態(tài),便知道,陳沐讀書,與他練武一般賣命。 但見得上聯(lián)是:“一對二表三分鼎”。 下聯(lián)則是:“四海五湖群言堂”。 工整干凈,用詞平凡簡約,意境卻高遠磅礴,實在是難得一見! 這里頭的寓意更表明了陳沐的姿態(tài),也是讓人點頭贊許。 雒劍河讓他來寫聯(lián),是承認陳沐的身份與地位,而陳沐也沒有妄自尊大。 這一對二表三分鼎,說的是諸葛亮,陳沐用在此處,便等同于將雒劍河視為輔佐自己的軍師了。 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雒劍河如今也是輔佐少主,正當(dāng)主題! 而四海五湖群言堂,也表明了陳沐自己的態(tài)度,在場諸位都早已起身感受到,自是貼切非常的。 此聯(lián)一出,眾人心中也是溫暖,雖說陳沐是讀書人,寫對聯(lián)根本算不得什么難事,但能夠運用得如此貼切,也足見陳沐的拳拳心意了。 “好!好字!好聯(lián)!”林福成早年間走南闖北,也惹下不少麻煩,讀書修養(yǎng)確實有些欠缺,但老來知命,心性也變了,隱世不出,也時常寫寫畫畫。 見得陳沐這楹聯(lián),林福成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賞起來,陳沐只是謙遜地笑了笑,看了看雒劍河,兩人也是心領(lǐng)神會。 從最初的敵我不分,甚至給陳沐制造各種麻煩,到如今衷心擁護陳沐,這條路走得實在太艱難。 陳沐身邊的人,似乎都這般,從沒有納頭便拜的干脆,每一個伙伴,都是他用真心實意,用長久的耐性,才爭取得到的,這樣的關(guān)系,才能不為利益所動,才能生死相依! 寫了主聯(lián)之后,陳沐又讓林福成和林晟,以及呂勝無等人,各自寫了對聯(lián)。 雒劍河的田莊很大,房屋很多,眾人也都一時技癢,紛紛揮毫,也是各有千秋。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蘆屋晴子竟也寫得一手好字,倒是讓陳沐對她刮目相看了。 這女賊一直以來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形象,沒想到竟也有如此文雅的一面。 平素里喊打喊殺的一群人,如今相聚一堂,喝著熱茶,寫著對聯(lián),也著實讓人有些恍惚。 田莊里的佃戶也照著慣例,來求對聯(lián),不過雒劍河卻沒有像往年那般,讓他們進來,畢竟陳沐等人的身份行蹤是如何都泄露不得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