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原本以為過了這茬往后就好了,結果灌漿的時候兩個月沒下雨。 “沒絕產就算是萬幸了。” 雖然之前也聽父親和大哥說了幾句,但她沒想到情況竟然這么嚴重。 “孩子們都回來了,正應該高興才是,別說那些有的沒的。” 沈宏山岔開話題,招呼大家去桌邊坐下,準備開飯。 由于人數太多,沈家放了兩張桌子。 一張大圓桌在地上,另外一張小方桌在炕上,林希覺得在哪里都一樣,便帶著幾個孩子去了炕上,也方便照顧三個小不點。 吃過飯,兩口子帶著四個孩子,還有兩個老爺子浩浩蕩蕩去了林家。 快半年沒見,一家子對四個孩子態度熱情的不行,幾個舅舅更是掙著搶著要抱。 三個小不點也不怯場,尤其老三沈曉星,不同于兩個哥哥的沉穩,也不像妹妹沈曉白嬌氣,這孩子人來瘋皮的緊。 一會兒翻個跟頭,一會兒又學著爺爺背手說話,一時間逗的眾人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屋子里人太多,聲音有些吵,林希索性搬了個小板凳去外間幫大嫂二嫂忙活。 “原本是想今年賣了糧食就把豬圈蓋起來辦個養豬場的,可今年這情況,糧食減產不說,價格還蹭蹭往上躥,只能先歇了心思。” 宋招娣說著嘆了口氣。 她和林建國都不是做生意的料,但勝在肯吃苦耐勞,勤勤懇懇種地,再養幾頭豬,日子儼然比村里其他人都要強上一些。 林希記得前世這一年干旱確實挺嚴重,但彼時她早已經不種地去了城里,所以并沒有什么深刻的體會。 唯一知道的就是第二年豬肉價格猛增,原本才七毛多錢一斤的肉,一躍漲到了一塊多,幾乎快要翻倍了。 好像是因為整個縣減產,糧價自然高,喂豬成本提高,價格自然也在漲。 村里種地不賺錢,很多人紛紛棄種然后外出打工。 宋招娣嘆了口氣:“實在不成,年后先出手兩頭豬,孩子也大了,然后我跟你大哥出去干點活,總能把損失賺回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