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百靈和張晏邊聊邊走。張晏沒有閑著,將靈芝真菌收集回來的少量毒液給吞吃了。 那毒液很高級,是可以毒死金丹修士的毒液,當菌絲接觸這毒液,毒液在腐蝕菌絲。張晏可以感覺到菌絲上某些物質被毒液溶解了,時間久了菌絲都會被腐蝕掉。 靈芝真菌能夠抵擋毒液那是因為他的細胞壁夠厚,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時間久了還是不行。 如果將毒液當做藥物,想讓藥物無效,那么細菌就要產生耐藥。 耐藥的機制有很多,比如拿青霉素的耐藥機制來說。一共有三種耐藥機制。 1.細菌產生β內酰胺酶,使青霉素類水解滅活; 2.細菌體內青霉素作用靶位——青霉素結合蛋白發生改變; 3.細胞壁對青霉素類的滲透性減低。其中以第一種機制最為常見,也最重要 這三種機制可以理解為:1、水解,就是將毒分解清除。2、改變毒液的作用位置結構,讓毒液無效。3、不讓毒素進入體內。 這三種機制張晏都明白,正想使用。 先用第二種改變毒液的作用位置結構。 “想要耐藥就必須改變結構,將那些毒液作用的地方和點改變掉,要么變成高級的,要么就是結構變得無法腐蝕。” 張晏剛剛成功壓縮出聚變之核,因此有感而發,不如將那些會被腐蝕的部位,進行壓縮,或者改變結構,讓身體變得更加致密。 于是張晏嘗試改變菌絲,將那些被毒液腐蝕的部分去掉,使用細菌精華修補受損位置,并且使用靈力壓縮,讓那個修補的部位變得更加致密。 修補之后在讓毒液侵蝕,果然毒液對于修補后,致密的地方沒有太大作用。 “有效,這就是耐藥的開始,由有效,變為效果差,到最后沒有作用。” 不斷的讓毒液腐蝕菌絲,不斷的修復,菌絲很快就不怕毒液了。 記住那些耐藥耐毒的結構。 然后就到外殼,細菌的外殼比菌絲的結構復雜,不過有了菌絲耐藥作為參照,接觸毒液前,結構就發生改變。當毒液接觸的時候,外殼幾乎沒有被毒液侵蝕。張晏完全可以讓毒液不進入體內。 不過張晏最終的目的不僅僅如此,如果將毒液變為食物呢?這可是高級的毒液,如果身體可以轉化這毒液,那么毒液就成為了靈藥一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