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眾多伴奏樂器中,吉他進入了。 讓整體旋律,一下變得凄美。 這首歌好聽,不只是在于凄婉的歌詞,更在于旋律契合主題,起到升華的作用。 李昱猶記得前世時候的高中,那會兒《十一月的蕭邦》剛剛發行,大街小巷,同學老師都在聽《夜曲》。 為此,在語文老師布置的寫日記作業中,李昱就根據《夜曲》的歌詞和旋律,寫了一篇唯美的散文日記,直接獲得滿分。 他描述了在一個漆黑如墨的黑夜里,一座墳墓的墳頭上,盛開出了一朵殷紅的玫瑰花,烏鴉的鳴啼不斷地傳來,讓這一幕越發妖艷、詭異。 在注入感情之后,所有聽眾們的腦中,也跟著浮現出相同畫面。 那一瞬間,所有人起了雞皮疙瘩。 李昱的現場,竟然有如此感染力,仿佛控制了人的思想、情緒,跟著歌曲的旋律,直奔歌曲主題。 歌曲的主題是喜,觀眾的心情就是喜。 歌曲的主題是悲,觀眾的心情就是悲。 《夜曲》是悲傷的,是凄涼的。 所以,頒獎典禮的現場,籠罩在一片悲涼當中。 現場觀眾安靜下來,陷入傷感,默默紅了眼眶。 情緒是可以蔓延,可以傳染的。 看直播的觀眾在歌聲中靜下心來,雖然不至于哭泣,但是內心沒有那么多躁動,只想靜靜聆聽。彈幕因此變少了。 導致剛進來的觀眾不知所措,看著同時在線的幾千萬人,卻沒有幾條彈幕而陷入了深深的驚恐。 酒吧里,王蘭森、錢興業、董維、林白芙等人以及客人們,停止了喧囂,停止了議論,停止了交談。 全部安靜坐著,眼睛一眨不眨盯著屏幕上的李昱。 他們沒聽過這首歌的現場,一直聽的都是電子音頻,遠遠沒想到現場和音頻,居然是另外一種感受。 不知不覺,歌曲結束。 那一瞬間,無論是頒獎典禮現場,還是在看直播的千家萬戶,亦或者是聚集在一起看頒獎典禮直播的人們。 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爾后,彈幕仿佛活過來,頃刻間席卷屏幕: “這就是李總的現場啊,誰說李總現場不行的?把造謠的家伙找出來彈他的勾勾一百下。” “這可謂神級現場,情緒太到位了,我特么一個大老爺們兒竟然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