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美軍的報復以及南邊的戰爭,這些山高水長的東西暫時還影響不到普通人。民眾需要的是情緒的宣泄,而不是理中客的故作矜持。
世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么膚色和種族,在這個時候讓他們去砸毀一輛涂著美軍標志的馬車,比所有蠱惑扇動的語言都有效。
《白石城日報》上羅列了大堆的數據,試圖說明這一場大勝,是自白人入侵以來,印第安人所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利。
并且在經歷這一場勝利之后,印第安人第一次不是從口頭上,而是實質上擁有一片自己能夠控制的領土。
但是對于普通的民眾來說,《白石城日報》固然是有道理的,但更有道理的,是堆積在黃石河岸層層疊疊的美軍尸體。
人們大老遠地從利文斯頓、蘭德堡運回這些東西來,為的不就是解氣嗎?
民眾想不了那么長遠。
他們只會覺得,今日天氣好,心情好。
沒有美軍的世界,特別好!
……
比索告訴斑鳩的是,游行慶典會在下午兩點正式開始。
但是實際上,從上午10點,白石城外便是人山人海,鼓樂齊鳴了。
白石城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三年前這里還只是一座小小的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當斑鳩決定以這里作為北上立足的基地的時候,只考慮到了它的地勢險要便于防守,倒沒有考慮太多將來發展的事情。
時間過得太快,幾乎是一眨眼間,三年就過去了。
白石城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座擁有10萬余人口,十多座工廠的‘超級城市’了。到了這個時候,前期規劃不足的弊病便顯露了出來。
污染之嚴重,連白石城的城墻都被煤煙熏黑了。
更要命的是水源,原來人少的時候,住在山上問題倒不大。但是現在人一多了,怎么往山上送水便成了大問題。這年頭又沒有抽水機,蓄水池也只能管一時,救個急用。
于是白石城自然而然地被分成了‘上城區’和‘下城區’。老人都想搬到下城區去住,因為那里敞亮方便,新人卻總想往上城區鉆,因為那里大人物多,機會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