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次日。 雞鳴。 亭臺樓閣、市井屋檐,都鋪了一層薄薄的細雪。 昨夜半夜下了陣雪,直到清晨仍未消融。 江高義渾渾噩噩地踩著登天梯,遙望頂上宮殿,心中忐忑。 他忽然覺得,腳下的路宛如他此刻的心情般,應景極了。 如履薄冰。 他想起昨日鄭修的請求。 “江大人,懇請你明日早朝時,向圣上請奏,說我鄭修,遵紀守法,從未逾越,但如今玉潤公主一案尚未查明,直至真相大白那天起,都會老老實實呆在望天獄上。只是,近兩日鄭某感染了風寒,身體不適,根據大乾律法,申請特赦例,一是尋醫,二是探親?!? 天牢重犯,特赦出監。 大乾律法中,其中一卷,藏無人問津的角落里,的確有這么一條“特赦例”。 關押在天牢中的重犯,若沒有明確定為死罪,因種種緣由延期關押,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向圣上請奏,特赦出監,但不可超過三天。 這條律法在定下之初,原意大約是留給某些達官貴人的后路,給他們鉆律法空子用,堵悠悠愚民之口。 可這條律例誕生以來,從未有人用過。 一是達官貴人、皇親國戚,如不是定死了罪,極少被關押至四大天牢中。 至于第二,但凡能進天牢的達官貴人、或是皇親國戚,早已失勢,眾叛親離,誰又敢冒著摘腦袋掉帽子的風險,去向圣上提奏? 以至于,這條“特赦”律例一直以來,形同擺設。 但律例終歸是律例,寫進了大乾律法中。 刑部尚書江高義在聽見鄭修對律法如數家珍,連第幾條第幾例都說得分毫不差時,心中震驚程度仿佛看見了疤老六高中狀元般,納悶為何一介富商會對大乾律法如此熟悉。 渾渾噩噩地來到朝殿,江高義仍未下定決心,站在六部尚書的隊列里,江高義猶豫難決。 早朝上文武百官大多是報喜不報憂。 即便有人報哪里哪里有洪災凍旱,很快也會接上一句目前已得到控制,災民在官府的賑濟下活得井井有條云云。 只報憂不報喜,說明為官者在其位無卵用,被罷黜下野那是眨眼之事。 早朝上還說了幾件雞毛蒜皮的小事。 譬如西域小國想送幾個美貌公主來大乾聯姻,喜結連理,三位皇子聽了暗暗搖頭。 再譬如北方蠻子小規模擾動,但鎮守北方的軍士輕松擊退擾疆的蠻子軍,不算大事。 三位成年的皇子位于左列旁聽政事,神情各異,默然不語。 老魏身著龍袍帝冠,端坐在上,快速地批復一道道請示。 早朝持續了整整兩個時辰,江高義也沉默著站了兩個時辰。 “諸位卿家,可有其他要事上奏?” 老魏中氣十足,俯瞰百官,百官噤聲,不敢多言。 “臣,”忽然,江高義終于下定決心,向左橫跨一步,道:“刑部尚書江高義,有要事請奏?!? 老魏點頭:“但說無妨。” 江高義瞬間成了文武百官的焦點。 這些日子,多少人明里暗中都在想辦法接觸江高義。 一是江高義外來官新官上任,莫名得寵,就像天命之子般,一夜成為人上人,令人羨慕嫉妒;二來,江高義為刑部尚書,掌公檢法司,位高權重,恰逢三月三立儲,誰都想將江高義拉攏到自己的隊伍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