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也想呢,可是,你爹在縣城里教書教的好好的;可能不會愿意來的,你兩個哥哥來了去哪兒讀書呀。”許多事情待解決,這么一說,肖樂氏眉宇間又見愁緒。 明婳不知該說什么好,別說,人的眼界開闊之后是真的會少很多自我煩惱;肖樂氏這般,多是跟眼界有關,覺得無法解決,所以暗自愁苦。 “娘,您別擔心了,我這邊師傅他老人家有安排;等我這邊安排好,我再看看兩位哥哥那里有沒有辦法,至于爹嘛!在哪兒教書都是教,沒事兒的。”只是,以父親秀才之身在京中教書可能比較困難。 京城永遠不差人才,舉人出來教書都有可能被人嫌棄;秀才更是如此,她都愛是考慮要不要勸說爹爹繼續科考了。 再順便寄點銀錢回去,不讓爹和爺奶為了銀錢的事兒心里沒著沒落的。 “又要你來操心了。”肖樂氏無奈搖頭,同時心中滿是欣慰;兒女和睦,互相幫扶,是每一對父母都想看到的。 “您說這些不是折煞女兒了嘛!哥哥們對女兒的好,女兒都記得;您和爹對女兒的好,女兒也記得,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我為哥哥們做些事情沒什么不好的。”說著展顏淺笑,在師門中,同門兄弟姐妹哪個不是互幫互助?護短、一心是師門的優良傳統,她最不缺的也是這一點,“再說了,哥哥們好了,我才能更好;我始終是盼著哥哥們都好,都有出息的。” 肖樂氏滿懷歡喜,抬手揉了揉女兒的頭發,“娘知道,我的三丫是最好的姑娘;你慢慢來,不能急于求成,等你徹底站穩腳跟了再為你哥哥們想想辦法便是了。娘不說不讓他們來,不讓你為難的話;娘知道,京城的夫子們比縣里的夫子好很多,范院長是例外,其他夫子的水平比你爹還要差上一些,要是有更好的選擇,我自然希望你們都有更好的夫子教。” 對哪一個兒女都一樣。 女兒拜得良師,兒子還沒著落;來了京城,在教育上肯定是比縣城要好的。 而且,京城繁華,達官貴人也多;兄弟倆時不時跟著明婳一起見見世面也是好的。 父母愛之深,則為之之計深遠。 “我明白,娘不用跟我客氣。”只要肖家人初心不變,她的初心也不會變。 母女二人吃著早食,有下人來報,“夫人,小姐,首輔大人和季少主、崔少爺來了。” “這么早呀,我馬上來。”明婳抓了兩個包子,將銀耳羹一口悶;另一只手抓上小盒子就往外走,一邊走一邊說,“娘,中午不用等我吃飯了,我在師公府上吃。” “噯,你慢著點兒。”走路慢點兒,吃的慢點兒,小心噎著。 第(1/3)頁